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试题三峡啼猿之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试题
三峡啼猿之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
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啼的秘密。
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人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续进行。波尔·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的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年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有时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是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呼唤离家子猿的一种语音。
说到三峡啼猿,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
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曾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该为“南岸猿声啼不住”。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正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猴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啼猿”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颔骨化石,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颔骨一致。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制品的文化性质与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投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选出对文末句加点的“此”的所指说明准确的一项 ( )
A.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颔骨化石。
B.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
C.长臂猿化石以及与距今约3000年的川东大溪文化性质相近的骨簪、陶制品的发现。
D.长臂猿化石、鱼类等的亚化石及骨簪、陶制品的发现
本文提出了“三峡啼猿”的三个谜,并引用了中外学者的考察发现。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波尔·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要。
B.清代学者认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
C.中科院考察组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猿啼”的佐证。
D.长期以来,经过对世界上四中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学者们认定三峡无“猿”。
引用通常是为了表明作者观点。下列论断,不符合作者观点或意图的一项
A.对波尔·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
B.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但是”一词,可见作者的否定。
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对三峡无“猿”的质疑。
D.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猿”,李白无误。
下列对本文材料安排和作者观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
A.对“三峡啼猿”的三个谜,本文采用了按解谜程度的难易,由易到难的顺序。
B.引郦道远《水经注》,意在说明李白过三峡的季节,同是“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猿声。
C.波尔·杰丁是对热带丛林的考察,他所揭示的“猿啼的秘密”,不能用来解释三峡猿啼。
D.李白约卒于公元762年,距今1200多年,3000年前三峡有长臂猿活动,不能证明他“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湖心亭阅读(不是看雪)江南多湖,湖心常立小亭.烟中、雨中、晨霭中、斜阳中,弄一番景致.只是,湖水有 2020-05-16 …
组合设计模式的(49)构件角色,表示叶节点对象没有子节点,实现构件角色声明的接口。A.LeafB.R 2020-05-26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反映的景观或场景 2020-06-21 …
扩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求一篇500 2020-06-21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描述这句话意境写的什么啊!不要翻译 2020-06-26 …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2015年9月18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 2020-06-26 …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9月18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大会上,中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独木舟之道[美]西格德▪F.奥尔森①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宁 2020-11-10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巳过万重山.”这首诗句中包含了不少物理知识.示 2020-12-03 …
《浙江之潮》描写钱塘朝之形色声势的语句是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