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李泽厚访谈录①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泽厚访谈录
①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
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的,今天要谈《论语》,自然就会牵扯到这争论。我们如何来读《论语》,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不是凭考证就能读通,都跟现在的争论有关。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读《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一些人正在大搞复古主义。结合各种民间迷信,花大量钱财建庙宇,立巨像,搞祭拜。大倡立孔教,办国学;主三纲,穿汉服;贬五四,骂鲁迅。要用七夕代替情人节,用孟母节代替母亲节,用孔子纪年代替公元纪年。形形色色,热闹得很。我说干脆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要过了,那也是基督教的嘛。所以,我以为这场争论要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中来看,它不只是如何读《论语》的问题。
②新京报: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现在的《论语》热,我觉得,不是因为于丹出现了,《论语》热了;也不是因为李零出现了,《论语》才热了。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让《论语》热了起来。这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这两种热潮虽然不相干,但是热度很相近。《论语》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热了?不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李泽厚:“《论语》热”当然不是因为于丹或者李零,恰恰相反,大家想回归传统,
他们才被推了出来。“《论语》热”说起来原因也简单,在革命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去年我在《罄问录》中说到“现在是‘四星高照’,声色犬马”。声就是music;色就是sex;犬就是dog,宠物;马是什么呢?汽车,car。这就是现代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家又都很迷茫,怎么样安身立命?怎么样为人处事?中国没有《圣经》,大家就都到《论语》中去找了。但我以为今天中国最需要的,还是“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③新京报:长期以来,我读论语,有一个疑惑,是关于《论语》的界限讨论的。我觉得《论语》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进入了“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但这似乎是个悖论,后世人谈《论语》,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治国平天下”的功能。您怎么看?
李泽厚:《论语》奉来就是两派,曾子一派主张修身,子张一派主张治国。现在流传下来的《论语》主要讲修身,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值得好好研究。
④新京报:这也是我正想说的,恰恰在过去,《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泽厚: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不可分开。从孔子到荀子,再到董仲舒,《论语》对社会制度有建构(不只是范导)作用。儒家吸取包客了很多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东西,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有转换性的创造,不盲目排外。
⑤新京报:您在《论语令读》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解读《论语》,第一步的工作是解构,但是只有解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重建。
李泽厚:这是很大的问题。与其现在言之凿凿地说如何重建,不如大家一起努力,尝试去做。重建的难度,在于孔子不是神,假如孔子是神,就不难了。但《论语令读》说《论语》有“半宗教性”,就是想为重建做些工作。
(文章有删改)
小题1:在第①节访谈中,李泽厚列举了许多人“大搞复古主义”的现象,其用意是什么?(4分)
小题2:请你结合第②节访谈内容,简要分析“《论语》热”出现的原因。(4分)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应是记者向李泽厚提出的两个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将它们补上。(4分)
小题4:文章说《论语》是一个修身文本,但对“治国平天下”有“范导”作用。请你结合你所知道的《论语》内容,分别举一例简要分析说明《论语》对“修身”的作用和对“治国平天下”的“范导”作用。(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介绍了《论语》之争产生的背景;告诉人们读<论语>要关注<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要将《论语》之争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去评价。(4分,l点2分)
小题2:①一个时代结束,旧的信仰产生危机,人们就会寻找一种新的信仰。②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但精神迷茫,需要寻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③《论语》正迎合了人们回归传统、确立信仰的需求。(答对l点得2分,2点得3分,3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那么您认为该怎么重建?重建的难度在哪里? (4分,l问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揭示了“学习”与“反思”的重要性。对“修身”的启示是既要向比自己高明的入学习,还要比照不如自己的人,反思自我,以提高自身修养。②《季氏将伐颛臾》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语,揭示了“治国平天下”的内外政策:对内做到均安民和;对外施行文德。’对“治国”的启示是要施行。仁政”。(6分,l项3分。写出名句大意或课文出处得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看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李泽厚访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大家帮我想想英语考试作文议论文的论点,三条论点!是关于nevergiveup的议论文,想不出啥理由  2020-06-13 …

荀子的《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是A.“性善论”  2020-06-27 …

本想要做某事而实际上未做的虚拟句型是什么例如:我本想和你们谈论我的妈妈,但最终我还是想和你们谈论本  2020-07-19 …

造纸术发明前是如何记录言论的?想知道先秦诸侯的言论,就像《国语》和《战国策》中那些人物的言论在没有  2020-07-29 …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什么思想?A.辩证论思想B.唯物论思想C.形而上  2020-11-21 …

请教什么样的花样厚实?我想织件毛衣给儿子,我喜欢用细线织出来的效果很薄,想找厚实一点的图案,请各位给  2020-12-08 …

高中生想写好议论文.想写好议论文的话,应该多看哪类杂志?看书的时候又应该摘录下那些素材呢?  2020-12-13 …

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主要是针对A.国民党内的“亡国论”思想B.国民党内的“速胜论”思  2020-12-19 …

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问题。1.该思想体现  2020-12-23 …

孔子的言论思想主要记录于下面哪一著作A.《诗经》B.《周礼》C.《春秋》D.《论语》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