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一一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三、材料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由于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3)原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等。

  意义:“三孔”是历史文化教育的阵地,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  2020-06-11 …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  2020-06-19 …

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  2020-06-19 …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  2020-06-19 …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2020-06-23 …

杨氏之子一文选自什么朝谁写的《什么》.杨氏之子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020-06-27 …

宗法制度下的“大宗”是指()A.可承位奉祀始祖的嫡长子B.周王嫡妻所生的男子C.从卿大夫到士嫡妻所  2020-07-05 …

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为[]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D  2020-07-05 …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2020-07-28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和谐的民族关系至关重要.请回答:(1)唐太宗说过:“自古皆贵中华,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