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航天巨眼(1)人类是通过肉眼的瞳孔和晶状体,将外界发出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来观察事物的。可是,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航天巨眼

(1)人类是通过肉眼的瞳孔和晶状体,将外界发出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来观察事物的。可是,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的眼睛就不够用了。于是,天文学家便根据人看外物的原理制造出一只只“巨眼”――通过透射镜或反射镜将光线聚焦来看远处天体的天文望远镜。

(2)借助这只仿生“巨眼”,天文学家可以看到几亿、几十亿甚至几十亿光年以外的宇宙天体,同时,它还有人眼无法比拟的别一个优点――能“看到”几乎所有波段的“光”和电磁辐射。天文学家又根据不同望远镜所能“看到”的不同波段,将“巨眼”分为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γ射线望远镜和紫外线望远镜。

(3)1609年,伽利略制造了最早的折射望远镜,从此开辟了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口径已达10米;但是,用光学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还必须要有好天气。包裹着地球的浓密大气层是天文观测的一大障碍。在地面观测星空是很费劲的,就像从湖底去看飞鸟一样困难。因而世界上许多大型光学望远镜都安装在高山上,以减少不利天气和浓厚大气层的影响。但即便是在高山上,观测仍难免受雨雪等天气的干扰,因此科学家便将望远镜送到太空中去。这就是“航天巨眼”。

(4)航天巨眼在离地面500千米左右的高空,可24小时观察宇宙,而它所提供的图像之清晰、分辨率之高是地面观测望尘莫及的,它还能观测到从紫外线到红外线整个光谱区不同波长的辐射,这在地面是根本无法办到的。

(5)目前运行的性能最先进的航天巨眼是1990年4月24日被送上太空,能洞察50亿―120亿光年之远正在诞生或刚刚诞生的宇宙的哈勃望远镜。最近,哈勃望远镜拍摄到某星体爆发的照片,这对我们了解恒星的形成、演化和衰亡的过程意义重大。它还发现了在某黑洞周围有直径达3700光年的尘埃圆盘在环绕。不久前,它又首次拍摄到形态各异的绚丽星云和极光,引起了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的极大兴趣。2007年,美国将发射“新一代空间望远镜”(NGST)以取代哈勃望远镜,其分辨率是哈勃的10倍,它将使人类探索认识宇宙的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14.下列对哈勃望远镜的介绍,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能够摆脱浓厚大气层带来的不利影响。

B.它能够免受雨雪等各种恶劣天气的干扰。

C.它能洞察50亿―120亿光年之远的宇宙。

D.它能够推动“新一代空间望远镜”的研制。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们利用仿生学原理而使人类观察距离大大放远的“杰作”。

B.近400年前,伽利略制造的望远镜,是人类利用“巨眼”观测宇宙所迈出的一大步。

C.哈勃望远镜能够24小时观察宇宙,使得它首次拍摄到形态各异的绚丽星云和极光。

D.为更深入地了解宇宙,“新一代空间望远镜”也将被更先进的“天航巨眼”所取代。

16.为“航天巨眼”下一个简洁而完整的定义。(6分)

答:航天巨眼是                                                                    

                                              的天文望远镜。

17.填空: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总体上看,天文学家在对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要解决                                    两方面的问题。(每条不超过5个字)(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4.D。(“能够推动‘新一代空间望远镜’的研制”,原文未涉。)15.C。(“使得”所蕴含的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16.航天巨眼是通过透射镜或反射镜将光线聚焦,运行在500千米左右的高空,可24小时不受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