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绿色蝈蝈: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蝙蝠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不论是在茫茫暮色之中,还是在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团的岩洞里,它都能穿梭般飞来飞去,从不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蝙蝠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不论是在茫茫暮色之中,还是在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团的岩洞里,它都能穿梭般飞来飞去,从不会撞在什么东西上。蚊虫如果不迅速逃跑,想凭借黑暗隐身,那它一定逃脱不了被吃掉的命运。这是因为蝙蝠有一双特别敏锐的夜视眼吗?不是的。因为即使将其双眼完全封死或弄瞎,蝙蝠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人们终于明白蝙蝠的视力其实是很差的,它之所以有接近于“明察秋毫”的本领,是因为它有一套优异的 “回声定位”的声呐系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的声呐,是海军侦察潜水艇的有效装置,后来又应用在测量海深、探测鱼群等方面。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它是英文缩写字的音译,原意是“声音导航和测距”。蝙蝠也生有类似的天然声呐系统,它比人造声呐更小巧,性能更优越。
蝙蝠的喉咙可以发出很强的超声波,通过它的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出来。当遇到物体时,超声波便被反射回来,蝙蝠的耳朵听到回声,就能判明物体的距离和大小,是食物还是敌人,或是障碍物。我们把这种根据回声探测物体的方式,叫作“回声定位”。蝙蝠的耳朵很大,内耳特别发达,能够接收频率很高的超声波和低密度的回声。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竟能在一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0组回声,同时也发出同一数目的超声波。蝙蝠声呐的分辨本领很高。它能分辨用十分之一毫米粗的线织成的网,并能根据网洞大小而收缩两翼敏捷地穿过。它能把昆虫反射的声信号与地表、树木等反射的声信号区分开来,同时探测出几个目标的形状、外貌和位置。它能区分十字形与圆形物体,能区分是虫子还是纸片。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能做到这些,靠的只是分析极其微弱的回声,那些回声甚至用极灵敏的人造微音器也收听不到。蝙蜗声呐的抗干扰能力也特别强。即使人为地去干扰蝙蝠,哪怕干扰噪声比它发出的超声波强一二百倍,它仍能有效地工作。千万只甚至上亿只蝙蝠同住一个岩洞,它们都使用声呐,但互不干扰。而人造声呐,却难于排除声波折射和水下反响的干扰,抗噪声能力比蝙蝠差了很多。而且,蝙蝠声呐系统最多也不过几克重,它的小巧程度真要使上百千克笨重的人造声呐或雷达的设计者们瞠目结舌了。
正是凭着这独特的本领,蝙蝠在捕食昆虫时,有着惊人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有时一分钟之内竟能捕食十几只蚊子,简直可以做到使猎物“无一漏网”。
4. 揣摩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完成(1) (2) 小题。
它都能穿梭般飞来飞去,从不会撞在什么东西上。
(1)这句话说明了蝙蝠飞行的哪两个特点?
(2)该句表意很准确,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 b特点?
5. 文中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在本段中再找一例。
6. 下面有关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主要说明了蝙蝠有一套优异的“回声定位”的声呐系统,从而使它具备夜间飞行和捕食昆虫的独特本领。
B. 第③段中“它能分辨用十分之一毫米粗的线织成的网,并能根据网洞大小而收缩两翼敏捷地穿过” 一句主要是为了说明蝙蝠反应敏捷这一特点。
C. 第②段用人造声呐与蝙蝠的天然声呐做比较,是为了突出后者更小巧,性能更优越。
D. 第③段介绍了蝙蝠回声定位的过程:发射超声波 —超声波被反射—接收回声—分辨物体。
有红黄蓝绿四根彩带,红的一根比黄的一根长五分之二米,蓝的一根比绿的一根长十分之...有红黄蓝绿四根 2020-06-26 …
某小区2014年绿化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2016年绿化面积达到2880平方米,如果每年绿化面 2020-07-07 …
根据某地规定,新建小区的绿化率不得低于30%.在占地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某个小区内,已建绿地面积 2020-07-21 …
电气图中ZC-BV-0.752*(2*2.5)PE2.5SC32A我看这意思好像是穿SC32的管是 2020-08-03 …
统计.某市城区近几年绿化面积情况统计表(单位:平方千米)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2020-11-04 …
为了了解某区的绿化进程,小明同学查询了园林绿化政务网,根据网站发布的近几年该城市城市绿化资源情况的相 2020-11-04 …
300+3001+x+3001+x²某城市2007年春季已有绿化面积300公顷,经过两年绿化,绿化面 2020-11-20 …
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年份199820012002200320042005人均公共绿地(m2)3.56 2020-11-21 …
北京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绿地建设,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比2005年增加了4平方米,以下是根据北京市 2021-01-12 …
北京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绿地建设,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比2005年增加了4平方米,以下是根据北京市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