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将一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100mL水煮沸,冷却后,取2毫升淀粉悬浮液和2毫升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

题目详情

将一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100 mL水煮沸,冷却后,取2毫升淀粉悬浮液和2毫升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在37℃条件下保持20分钟左右。上述过程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玻璃袋内最初无色→逐渐变蓝色→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而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浅褐色。请分析上述出现的原因。

(1)最初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逐渐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玻璃纸袋外液体为什么始终是浅褐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唾液的pH为7,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为2。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并使混合液pH为3,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新增加的物质为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碘分子尚未进入玻璃纸袋内 (2)由于碘分子逐渐渗入玻璃纸袋内,碘遇碘粉变蓝 (3)由于淀粉全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4)由于玻璃纸袋内的淀粉不能渗出袋外,袋外始终是碘液的颜色 (5)多肽 因为在pH为3时,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而胃蛋白酶仍有活性,胃蛋白酶将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为多肽 解析: 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玻璃纸袋是一种半透膜,碘分子可以通过,而淀粉大分子则不能透过。最初无色是因碘分子尚未进入玻璃纸袋内;逐渐变蓝是因碘分子逐渐进入玻璃纸袋内;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是因淀粉逐渐被淀粉酶完全水解;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稀碘液的颜色——浅褐色,是因为大分子的淀粉分子不能透过玻璃纸进入烧杯中;将唾液与胃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3适合胃蛋白酶,而不适合唾液淀粉酶,则淀粉酶将以蛋白质的形式被胃蛋白酶水解为多肽。
看了将一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100m...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在暗室中,把红色玻璃只挡在手电筒前,将光照到绿色植物上,植物将会是什么颜色?2、将玻璃纸换成绿  2020-04-07 …

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一块两面不平行的玻璃砖的折射率,以下是几个主要操作步骤:a.在平木板上固  2020-04-09 …

一定要用贴纸的.请问玻璃怎么当黑板用?将玻璃的两面定为A面和B面,也就是在A面贴什么样的纸,然后在  2020-04-25 …

如图所示,用牛皮纸做一只纸盒,盛有清水,放入一只鸡蛋,将纸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我们将会看到,纸盒内  2020-05-16 …

探究活动: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阅读初二下册79-80也回答下列问题}做出假设:1、第一步中为什么要  2020-06-06 …

某同学利用瓷盘、湿纸巾、玻璃杯等器材进行如下实验:先用较多的水湿润平铺在瓷盘上的纸巾,再将一小张薄  2020-06-15 …

把装满水的玻璃杯,用纸片覆住杯口,把它倒置放入足够深的水中,然后移去纸片,将玻璃杯向上提,在杯口没  2020-07-04 …

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柜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1)将玻璃板立在水平桌面上,  2020-07-13 …

玻璃杯底面压一张纸条,用手将纸条以很大的速率匀速抽出,玻璃杯发生较小的位置,如果抽纸的速率相同,杯子  2020-12-02 …

用“插针法”测一块两面不平行的玻璃砖的折射率.(1)下列操作应该在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之前完成的有.A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