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将一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100mL水煮沸,冷却后,取2毫升淀粉悬浮液和2毫升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

题目详情

将一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100 mL水煮沸,冷却后,取2毫升淀粉悬浮液和2毫升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在37℃条件下保持20分钟左右。上述过程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玻璃袋内最初无色→逐渐变蓝色→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而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浅褐色。请分析上述出现的原因。

(1)最初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逐渐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玻璃纸袋外液体为什么始终是浅褐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唾液的pH为7,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为2。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并使混合液pH为3,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新增加的物质为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碘分子尚未进入玻璃纸袋内 (2)由于碘分子逐渐渗入玻璃纸袋内,碘遇碘粉变蓝 (3)由于淀粉全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4)由于玻璃纸袋内的淀粉不能渗出袋外,袋外始终是碘液的颜色 (5)多肽 因为在pH为3时,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而胃蛋白酶仍有活性,胃蛋白酶将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为多肽 解析: 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玻璃纸袋是一种半透膜,碘分子可以通过,而淀粉大分子则不能透过。最初无色是因碘分子尚未进入玻璃纸袋内;逐渐变蓝是因碘分子逐渐进入玻璃纸袋内;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是因淀粉逐渐被淀粉酶完全水解;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稀碘液的颜色——浅褐色,是因为大分子的淀粉分子不能透过玻璃纸进入烧杯中;将唾液与胃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3适合胃蛋白酶,而不适合唾液淀粉酶,则淀粉酶将以蛋白质的形式被胃蛋白酶水解为多肽。
看了将一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100m...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将正方体个面图上红色或蓝色的油漆(每面只涂一种颜色)涂色后的正方体一定有几个面颜色想吐?为什么?将  2020-04-27 …

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显色后的溶液为什么会有好几种颜色?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总三萜酸的  2020-05-17 …

下列实验中,经处理后的细胞不再具有活性的是()A.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B.用  2020-07-13 …

下列关于健那绿染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专一性的活细胞染料B.有0.5g健那绿溶解于酒精配  2020-07-13 …

在观察酵母菌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染色后的酵母菌细胞核的颜色是()A.青色B.棕褐色C.黑色D.  2020-07-29 …

液氨溶解碱金属后成为蓝色的导电能力很强的溶液,其颜色被认为是电子的氨合e(NH3)引起的。若放置,蓝  2020-12-10 …

液氨溶解金属钠后成为蓝色的导电性很强的溶液,其颜色被认为是电子的氨合[e-(NH3)n]引起的。若放  2020-12-10 …

液氨溶解金钠属后成为蓝色的导电能力很强的溶液,其颜色被认为是电子的氨合e-(NH3)n引起的.若放置  2020-12-10 …

请帮忙解决以下这个数学题:如果将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红和黄两种颜色涂色,那么一共可得到几种不同  2020-12-10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洗去花生子叶染色后的浮色和解离后附着在根尖的卡诺氏液B.观察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