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①苏顾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②。细草偏承田辇③处,飞花故落奉觞前。宸游④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苏顾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田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
〔注〕①这是一首奉和应制诗,是臣下奉命应和皇帝陛下首唱之作。望春宫是唐代京城长安郊外的行宫。②白天是看不见北斗星的,此言“北斗悬”,实指皇城。③回辇:(随从皇帝)进望春宫。④奉觞:是说饮宴和祝酒。⑤宸游:皇帝春游。
(1)有评论说,此诗的主题是为皇帝歌功颂德、唱和“歌舞升平”的,你是否读出了这个意味?为什么?
(2)请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三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注意审题,“你是否读出了这个意味”,应该持肯定态度.作答时,结合诗句分析“歌功颂德、歌舞升平”的主题在诗中的体现.题目“幸望春宫”就表明此诗的主人公是皇帝;另外结合注释②⑤以及诗句中“歌声”“管弦”分析诗句.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细草”“飞花”是比喻;“偏承”“故落”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田辇”“奉觞”是借代.

答案:
(1)此诗的主题就是为皇帝歌功顺德、唱和“歌舞升平”的.诗题“幸望春宫”就表明此诗的主人公是皇帝,诗人写皇城与白天看不见的“北斗”相应展现,虚拟天象,意在歌颂;用“宸游”来表明君臣同乐,圣心欢喜无比,而春宫中的“歌声”与“管弦”声,更是写尽了皇帝设宴与众臣欢饮,观赏歌舞的盛大场面.
(2)①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钧的特征.如诗人用“细草”自喻,言其清澈;用“飞花”比喻歌姬舞女,显其花容娇姿.②运用拟人,让物象赋予人的性情.如用细草“偏承”表达诗人独蒙恩遇之意,用飞花“故落”,写出歌姬舞女故意求宠之态.③运用借代,增强了语音的形象性.如借“回辇”代进望春宫;借“奉觞”代饮宴和祝洒.

参考译文:
向东望去,那春天的景色十分可爱,更何况又适逢晴朗的日子,柔媚的柳条像薄烟一样在摆动.自宫中向外望去,可尽览终南山的雄奇美景;城墙巍峨,与高悬的北斗齐平.柔细的小草恰逢御驾回转处,吐露着清新宜人的芬芳.在轻巧的落花中,群臣奉觞称寿.君王出游之时,面对此情此景,心境无比欢愉,鸟鸣婉转,与管弦乐音的节拍相和.

赏析:
这是一首奉和应制诗,是臣下奉命应和皇帝陛下首唱之作.这类诗的思想内容大抵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几无可取.但是要写得冠冕华贵,雍容典丽,得体而不作寒乞相,缜密而有诗趣,却也不大容易.
原唱题曰“春日幸望春宫”.这诗是歌咏皇帝春游望春宫,颂圣德,美升平.它紧扣主题,构思精巧,堂皇得体,颇费工夫,也见出诗人的才能技巧.
首联点出“春日幸望春宫”.“望望”、“春春”,不连而叠,音节响亮.“东望望春”,既说“向东眺望望春宫”,又谓“向东眺望,望见春光”,一词兼语,语意双关.而春光可爱,打动圣上游兴,接着便说更逢天气晴朗,春色含情,恰好出游,如合圣意.这一开头,点题破题,便显出诗人的才思和技巧.
次联写望春宫所见.从望春宫南望,终南山尽在眼前;而回望长安城,皇都与北斗相应展现.这似乎在写即日实景,很有气派.但造意铸词中,有实有虚,巧用典故,旨在祝颂,却显而不露.“南山”、“北斗”,词意双关.“南山”用《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原意即谓祝祷国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不骞亏,不崩坏.”此写终南山,兼用《小雅•天保》语意,以寓祝祷.“北斗”用《三辅黄图》所载,汉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故有“斗城”之称.长安北城即皇城,故“北斗”实则皇帝所居紫禁城.“晴日”是看不见北斗星的.此言“北斗悬”,是实指皇城,虚拟天象,意在歌颂,而运词巧妙.
三联写望春宫中饮宴歌舞,承恩祝酒.诗人随从皇帝入宫饮宴,观赏歌舞,自须感恩戴德,献杯祝颂.倘使直白写出,便有寒乞气.因此诗人巧妙地就“望春”做文章,用花草作比喻,既切题,又得体.“回辇处”即谓进望春宫,“奉觞前”是说饮宴和祝酒.“细草”是自比,见得清微:“飞花”则喻歌姬舞女,显出花容娇姿;而“偏承”点出“独蒙恩遇”之意,“故落”点明“故意求宠”之态.细草以清德独承,飞花恃美色故落,臣、姬有别,德、色殊遇,以见自重,以颂圣明.其取喻用词,各有分寸,生动妥帖,不乞不谀,而又渲染出一派君臣欢宴的游春气氛.所以末联便以明确的歌颂结束.“宸游”即谓天游,指皇帝此次春游.君臣同乐,圣心欢喜无比,人间万物欢唱,天下歌舞升平.
这是一首盛世的歌功颂德之作,多少见出一些开明政治的气氛,情调比较自然欢畅,语言典丽而明快.虽然浮华夸张的粉饰不多,但思想内容也实无可取.并且由于是奉和应制之作,拘于君臣名分,终究不免感恩承欢,因此诗人的才能技巧,主要用于追求艺术形式的精美得当,实质上这是一首精巧的形式主义作品.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最能体现日本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野心的条款是A.  2020-05-17 …

2011年10月6日,湖南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批,成为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  2020-05-17 …

英语翻译游南溪山今日万里无云天气很好便与好友去南溪山公园散步,走了许久.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太好了今  2020-05-22 …

三湘发展领跑中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及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扶  2020-11-23 …

2004年,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  2020-12-13 …

人民网北京2010年8月2日综合消息,8月1日傍晚,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  2020-12-1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2015年12月23日08时至24日08时,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中  2020-12-17 …

旅游地理材料一:9月27日上午,2010年世界旅游日陕西省(南宫山)主会场活动在岚皋县隆重举行,副省  2020-12-26 …

翻译成英文我的家乡在济南,是山东的省会,并在2009年10月份承办了11届全国运动会,我也参加了其商  2021-01-02 …

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创建了著名的冀鲁豫根据地.“冀鲁豫”代表的省份是()A.河北、山东、河南B.山东、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