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
题目详情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对诗句进行赏析.这首诗的大意是: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当天色已晚,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独自走下了那西楼!诗的第二句为景物描写,写法上可以看出动静结合,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对诗句进行赏析,并体会古诗抒发的感情.“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可抓住“日暮”和“满天风雨”,即写“日暮”时“满天风雨”,是一幅凄凉景象,可以想到是因“人已远”而产生的忧伤之情.
答案:(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译文: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赏析: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对诗句进行赏析,并体会古诗抒发的感情.“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可抓住“日暮”和“满天风雨”,即写“日暮”时“满天风雨”,是一幅凄凉景象,可以想到是因“人已远”而产生的忧伤之情.
答案:(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译文: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赏析: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看了谢亭送别许浑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窦娥冤》[滚绣球]一曲,完成(1)~(3)题。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 2020-05-16 …
阅读《窦娥冤》节选(一)(二),完成下面各题。(一)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 2020-06-17 …
与下列纪时有关的诗句,与节日有关的诗句平明、日中、人定、日暮、夜阑、暮春、三春、三秋 2020-06-18 …
下面是《窦娥冤》中的一段唱词: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 2020-06-18 …
(一)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 2020-06-19 …
对下列各句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里采用了兴的手 2020-06-23 …
12.下面是对滚绣球这支曲子的分析,最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表现方法和写作意图的一项是()滚绣球有日月 2020-06-25 …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 2020-06-27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这些被风吹日晒雨水只留有断壁残痕的古长城,朝迎东方日出, 2020-07-0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下列各题。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①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2020-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