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从军行(选一)赏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题目详情
从 军 行(选一)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作品赏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看了从军行(选一)赏析青海长云暗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龟虽寿中的:犹不但以.过故人庄中的:具.题破山寺后禅院:幽悦空籁.问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左迁寄  2020-06-16 …

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文意贯通,句式协调。有人说,水是坚韧的,它们穿破山的重重阻隔,奔向遥远的海  2020-06-21 …

材料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国破山河在  2020-06-21 …

一览众山小,上一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下一句知否?知否?应是什么青山遮不住,下一句国破山河在,下一句百  2020-07-18 …

古诗文默写。1、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之情的诗句是:,。2、《  2020-07-23 …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禅院环境幽静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是,。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2020-07-26 …

破产程序终结的情形有。A.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B.人民  2020-11-06 …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禅院环境幽静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是,。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20-11-10 …

文言诗文填空(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2020-12-10 …

古诗文填空。①,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写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