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8.下列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贪财货      常痛骨髓

B.击破沛公军  且君尝晋军赐矣

C.具告事      敢烦执事   

D.为奈何      何厌

9.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为击破沛公军       B.沛公军霸上     C.沛公欲王关中       D.此天子气也

10.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五种体例,共一百三十篇。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D.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C

9.D

10.D

【解析】

8.

试题分析:该题中考核文言虚词。C项中,“以”,把(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⑤<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⑥<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⑦<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⑨<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⑩<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⑾<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⑿<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⒀<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⒁<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⒂<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⒃<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⒄<动>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以,则王乎?”⒅<副>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A项中,“于”,引出动作的对象/表示“痛”的程度、地步(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③<介>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④<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⑤<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⑥<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B项中,“为”,替/被(①<动>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动>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③<动>作为;当作。《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④<动>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⑤<动>是。《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⑥<动>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⑦<动>写;题。《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⑧<动>以为;认为。《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⑨<动>叫做;称做。《陈涉世家》:“号为张楚。”⑩<动>对待。《鸿门宴》:“君王为人不忍。”⑾<动>算作;算是。《殽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⑿<动>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⒀<动>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⒁<介>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⒂<连>如果;假如。《战国策·秦策》:“秦为知之,必不救矣。”⒃<助>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苏武》:“何以汝为见?”《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项中,“之”,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①<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

9.

试题分析:该题中考核文言句式。A项中,省略句,应为“为之击破沛公军”;B项中,省略句,应为“沛公军于霸上”,状语后置,“沛公于霸上军”;C项中,省略句,应为“沛公欲王于关中”,状语后置,“沛公欲于关中王”;D项中,判断句,“…也”。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

作业帮用户 2017-04-09 举报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史记》记载:"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  2020-03-30 …

选择各组句中加粗词意义不同的一项: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使归就戮于秦斯B.而燕国见陵之除矣欲予秦,  2020-04-06 …

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说话的神态.动作的变化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可以看出秦王有什么样的性格.(原文回  2020-05-16 …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全文翻译》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故往见郭隗先生曰:  2020-07-03 …

关于黑执事的问题即使王座崩溃,闪耀的王冠破碎,数不清的尸骸堆积起来,我也会在腐朽的棋子上支撑着小小  2020-07-06 …

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①“周郑交  2020-07-25 …

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①周郑交质,射王  2020-11-16 …

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①“周郑交质,射  2020-11-16 …

燕昭王招贤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  2020-12-21 …

《燕昭王求贤》中,与此段故事有关的一个成语是?此段故事是: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