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曹秽论战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秽的远谋
题目详情
曹秽论战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秽的远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009年中考试题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一.(09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 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 的心境.(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随园主人”是 朝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 ”的观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4分)(二)(4分) 7.(2分) B 8.(2分)空阔浩渺 愁苦悲凉
(三)(8分) 9.(2分)清 袁枚 10.(3分)除此之外,(那些)祖父和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丢弃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11.(3分)书非借不能读也
(四)(12分)12.(4分)(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1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1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 15.(4分)治病 治国二.(09河北省)(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
7(1)却(可是,但是)(2)通 (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三.(09河南省)(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2)忠之属也. 属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3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2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 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20、(2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1.(2分)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四.(09贵州黔东南)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学科网
口技(节选)学科网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学科网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学科网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学科网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学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学科网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学科网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学科网
译文 学科(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学科网
译文 学
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学科网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学科网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学科网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学科网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学科网7、(每词1分,共3分)⑴夹杂; ⑵说出; ⑶跑;8、(6分)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3分)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3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3分)9、(3分)B五.(09安徽蚌埠二中)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 (4分)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 3. (5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 4.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六.(09北京怀柔)(共8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译:
(2)可以一战 翻译:
(3)一鼓作气 翻译: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 10.答案:(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 11.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12.答案: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七.(09北京燕山)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 9.B ; 1分 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长.(共1分,每空0.5分) 11.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 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八.(09山东威海)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每题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能写出春日景色得1分,简单描述得2分).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1分),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1分).
8、①偏爱 ②满一年(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9、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10、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3分,意思对即可).
11.①随便 马虎 ②有时 (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
一.(09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 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 的心境.(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随园主人”是 朝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 ”的观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4分)(二)(4分) 7.(2分) B 8.(2分)空阔浩渺 愁苦悲凉
(三)(8分) 9.(2分)清 袁枚 10.(3分)除此之外,(那些)祖父和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丢弃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11.(3分)书非借不能读也
(四)(12分)12.(4分)(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1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1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 15.(4分)治病 治国二.(09河北省)(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
7(1)却(可是,但是)(2)通 (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三.(09河南省)(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2)忠之属也. 属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3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4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2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 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20、(2分)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21.(2分)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四.(09贵州黔东南)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学科网
口技(节选)学科网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学科网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学科网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学科网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学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学科网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学科网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学科网
译文 学科(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学科网
译文 学
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学科网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学科网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学科网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学科网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学科网7、(每词1分,共3分)⑴夹杂; ⑵说出; ⑶跑;8、(6分)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3分)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3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3分)9、(3分)B五.(09安徽蚌埠二中)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 (4分)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 3. (5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 4.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六.(09北京怀柔)(共8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译:
(2)可以一战 翻译:
(3)一鼓作气 翻译: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 10.答案:(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 11.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12.答案: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七.(09北京燕山)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 9.B ; 1分 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长.(共1分,每空0.5分) 11.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 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八.(09山东威海)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每题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能写出春日景色得1分,简单描述得2分).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1分),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1分).
8、①偏爱 ②满一年(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9、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10、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3分,意思对即可).
11.①随便 马虎 ②有时 (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
看了曹秽论战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秽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2020-05-13 …
历史人物典故(好就加分)例:曹操:望梅止渴蔺相如:完璧归赵匡衡:赵括:管仲:项羽:孙膑庞涓:曹植: 2020-06-04 …
求解决一道关于三国时期曹植七步成诗的难题下图人物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丕 2020-06-09 …
下列人物名排列有序的是A.晏子曹操武松詹天佑董存瑞B.曹操董存瑞武松晏子詹天佑C.詹天佑武松下列人 2020-06-09 …
1.曹刿不顾乡人反对,坚持请求进谏庄公的理由是?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2.曹刿作出追击敌人决策的 2020-06-23 …
曹雪芹的生平和贾宝玉的悲剧分别是什么?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曹雪芹的不幸,在恶劣的情况下写出了红楼梦.用 2020-06-29 …
有一段评书是这么说的:“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象飞起来一样, 2020-12-05 …
指出下列哪一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A.李华被张明打伤,李华回家操起木棍也将张明打伤B.巡警发现暴徒正在挤 2020-12-22 …
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的 2020-12-29 …
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这段文字出自哪里?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 2021-01-07 …
相关搜索:曹秽论战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秽的远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