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世博理念助力泉州材料一: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与各国的互通往来使得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各大宗教纷纷在泉州留下了他们的痕迹。这是一

题目详情
世博理念  助力泉州
材料一: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与各国的互通往来使得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各大宗教纷纷在泉州留下了他们的痕迹。这是一座古城\也是一个宝库\呷一口观音幽香\听一曲南音余响\看一段木偶传奇\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中国泉州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为世界各城市搭建交流平台。堪称一次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一曲创新和融合的交响乐;一场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这是一场“经济、科技、人文与生态奥林匹克”的顶级盛宴。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泉州是“多元文化宝库”,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和感悟这些“文化宝藏”?
(2)泉州应发展怎样的先进文化以充实我们的“文化宝库”?
(3)世博会为“人类文明的对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古代的泉州“涨海声中万国商”,为我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
(4)请从“经济、科技、人文与生态”的角度,为了让泉州变得更加美好,向泉州市政府写一封建议书。(提示:写出建议的要点即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了了解和感悟“文化宝藏”的途径,一般包括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艺术欣赏、社会调查、参观古迹、访问民俗.
(2)本题考查了先进文化的内涵,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依据课本知识可知,①对待文化差异,不应该是排斥,而应该是沟通,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②面对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有开放的胸怀.我们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时,也要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它们也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4)本题是建议类问题,可以从经济,科技,人文,生态等不同角度组织答案.
故答案为:
 (1)途径: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艺术欣赏、社会调查、参观古迹、访问民俗.(3个即可)    
(2)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①平等交流、相互包容是不同文明问彼此沟通的桥梁.  ②面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应采取理解宽容、平等尊重、客观的态度.  ③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友好交往的艺术:学会尊重别人的习俗和信仰,包容别人与我们的差异,欣赏别人的特点和长处,表现出友好热情、不卑不亢、自尊自信的态度.(6分)    
(4)①经济:以经济建设为巾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泉州的经济实力.   ②科技: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③人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系列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素质: ④生态: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4分)
看了世博理念助力泉州材料一:泉州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广州到深圳的距离是2.2cm广州到深圳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  2020-05-23 …

下面几个词语中(自广州之上海、取之不尽、惊弓之鸟),哪个词语和丝绸之路中的“之”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2020-06-08 …

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  2020-06-10 …

苏州盛泽镇“明初居民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  2020-06-28 …

丝织重镇盛浙镇(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2020-07-05 …

吴江县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  2020-07-05 …

唐朝后期,一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泉州,他到泉州洛阳桥游览,并购买了一卷活字印刷  2020-11-07 …

1912年8月20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  2020-11-12 …

为什么在美国州与州之间的分界线会那么直?众所周知,在美国,州与州之间的分界线几乎都是直线,到底是为什  2020-11-21 …

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