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乡村先生吴长海①进学校的第一天,老师用灌水笔在我们拼写本的封面上郑重地写上姓名、性别。看着平素“毛蛋”“妮子”随意称呼的我们有了正儿八经

题目详情

乡村先生

吴长海

①进学校的第一天,老师用灌水笔在我们拼写本的封面上郑重地写上姓名、性别。看着平素“毛蛋”“妮子”随意称呼的我们有了正儿八经的“尊姓大名”,原本一同割猪草捏泥人连穿衣打扮都差不多的伙伴被分成两个阵营,内心很是兴奋了一阵子。带给我们这份别样兴奋的是周老师,村小学里唯一的老师,乡亲们都称他“先生”。

②先生是村子里的 人物 ,在附近十里八村也是个重要的角儿。先生手抡毛笔就像巧媳妇穿针引线般轻巧灵便,让远近的乡邻都啧啧称赞。先生还有个绝活:把竹筷在炉火中烤上一阵子,蘸上墨汁就能写出漂亮的诗文。村子里甭管谁家娶亲嫁女上梁开业贺寿出殡,都请先生题写字联,先生一向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记得二黑哥结婚时,先生题写了“吹箫弄管庆引凤,鼓瑟鸣琴贺乘龙”的喜联;小光叔开酱坊时先生撰写了“国家无将边难靖,人家无酱饭不香”的妙联;村里辈分最长年纪最大的刘爷爷驾鹤西征时,先生书写了“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的挽联。到了岁末年初,先生更是竭尽才智撰写春联,给乡村旮旯披上文化的盛装。

  ③先生是民师,前些年的工资都是由村里“提留”供给。村民都知道先生照看几十个娃不容易,年底时都自觉地把“提留”钱交到村支书手里。每年正月初一,不少家长会带上孩子和好吃的去当面感谢先生,先生拗不过就收下来,收下来的好吃的最后还都分给了孩子们。有一年冬天,大雪把教室房顶压塌了,孩子们都被先生接到家里围炉而教,那教学氛围与清华导师陈寅恪“师生蚁聚一堂”的教学趣闻好有一比。

  ④先生不是科班出身,却十分尽责敬业。先生每天和我们一起到校,我们朗读课文时,他在看书,样子专注得像是要考学。我们读二年级时,先生开始让我们背《唐诗》、抄《宋词》,当时不明白先生这样做的意图。多年后,喜读诗书的我惊喜地发现村里很多只有高小文化的叔伯姑嫂茶余饭后在一起谈笑风生,时不时就会蹦出几句古诗文,想必这和早期接受先生的诗词教育是分不开的。

  ⑤先生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苹果的故事: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经营苹果园的杨格先生,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美形佳无污染,在市场上很畅销。有一年,高原上突然遇到一场特大的冰雹,把结满枝丫的大红苹果打得遍体鳞伤,人们都认为杨格将损失惨重。但杨格却意外地发现,被冰雹打击后的苹果,味道变得格外清香扑鼻,酽浓爽口。杨格立即组织员工如期将苹果装箱发运,并在每个纸箱里放进一张纸片,上面写道:“这批苹果独具一格,只只带‘伤’。但请看好,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高原地区苹果的特有标记。这种苹果,果紧肉实,具有妙不可言的果糖味道。”面带疑虑神色的买主们当场品尝了样品,果真不假。从此,杨格的高原苹果闻名遐迩,畅销不衰。先生说“出身山乡的你们要争取做一只带有疤痕的高原苹果”。

⑥先生的话让我们有了长久奋斗的动力和方向。此后,我们中的很多人被比做凤凰,飞向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选自《读者》 2012 年第 2 期)

1. 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人物”是什么意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先生说“出身山乡的你们要争取做一只带有疤痕的高原苹果”,这句话的真正含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⑥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本文以后,你认为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为学生的“我”,多年后回故里拜访先生,要写一副对联赞誉先生,请你

替“我”写一下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由第②段内容写先生富有学识,为乡人写对联可以看出,这里的“人物”指的是有才能的人,有学问的人。

答案: 有才能之人。

2.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应抓住“疤痕”“高原苹果”的比喻义来理解整句的含意。

答案: 你们要经受住生活的磨砺,努力学习知识,不断提高修养,变得内涵丰富。

3. 【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该语段位于篇末,应从收束全文、揭露题旨的角度来思考解答。

答案: 写先生对我们的教育和影响,使我们成材成人,表达了对先生的感激之情。以此收束全文,点明题旨。

4 .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应从第②~⑤段记叙的事件入手来分析。

答案: 有学问、有爱心、平易近人、尽责敬业、教育有方。

5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应注意对联的格式和要求,抓住文章中体现的先生的特点来拟写。

答案 ( 示例 ) : 才高德隆化愚顽     尽责敬业育凤凰

看了乡村先生吴长海①进学校的第一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  2020-06-09 …

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  2020-07-04 …

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  2020-07-26 …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而采取的措施是()A.分封异姓王B.分封同姓王C.实行休养生  2020-07-28 …

阅读理解母亲的姓名时常给家里写信,总是习惯在信封上收件人的位置写上父亲的姓名,以至天长日久,把母亲的  2020-11-14 …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母亲的姓名①时常给家里写信,总是习惯在信封上收件人的位置上写上父亲的姓名,以致天  2020-11-14 …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而采取的措施是()A.分封异姓王B.分封同姓王C.实行休养生息  2020-11-22 …

西汉初年刘邦大封同姓王,铲除异姓王,欲借此确保刘家天下。但后来却出现了“七国之乱”,造成这一现象的根  2020-11-22 …

西汉初年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建立封国,并在地方设置郡县。由此可知,西汉初期A.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B.与  2020-11-28 …

阅读理解母亲的姓名时常给家里写信,总是习惯在信封上收件人的位置写上父亲的姓名,以至天长日久,把母亲的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