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仕宋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宋明帝以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仕宋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宋明帝以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奉秩出吏人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恩大著。视事三年,征还为抚军中兵参军,迁越骑校尉、征北司马。府主建平王将称兵,患谦强直,托事遣使至都,然后作乱。及建平诛,迁左军将军。

齐初,为钱唐令,御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辞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借空车厩居焉。永明初,为江夏太守,坐被代辄去郡,系尚方,顷之,免为中散大夫。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仗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梁天监六年,为零陵太守,年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人安之。先是郡多猛兽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猛兽即害居人。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老征为光禄大夫。及至,帝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帝笑之曰:“朕当使卿智,不使卿力。”十四年,诏加优秩,给亲信二十人,并给扶。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南史·卷七十》)

15.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蛮夷不       宾:服从,归顺        B.威恩大        著:显露

C.常勤课农桑   劝:劝说,规劝        D.犹请职自效    剧:复杂,加重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躬耕养弟妹                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借空车厩居                始速祸

C.在廉洁                    今财物无

D.奉秩出吏人,悉原除之      为国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谦富有治国才干的一组是(   )

乡里称其敦睦

②何烦兵役,以为国费

③帝嘉其清洁,甚礼异焉

④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

⑤御烦以简,狱无系囚

⑥敕募千人自随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心目中,孙谦是封建社会正面官吏的典型,他对于家庭和国家都有强烈的责任感,为人正直,不以权力为自己谋私利。

B.孙谦生活的时代,国家政权更替频繁,他能历任宋、齐、梁多个朝代的官职而游刃有余,充分表明他在权力斗争中善于审时度势,随时调整个人原则。

C.孙谦为官清廉,属下百姓多次送他财物,他从未收取,每次离职后连住的房子都没有,家无余财。

D.孙谦肯于为国家出力,直到老年仍然勤力为政,政绩斐然,而且他丝毫不感到卷怠,受到皇帝赞赏。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齐初,为钱唐令,御烦以简,狱无系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5.C

16.B

17.C

18.B

19.(1)这两个郡位于三峡,(以往的官)通常用武力来镇守治理。(文意2分,“恒”“镇”各1分)

(2)齐朝初年,他任职钱塘令,用简单来驾驭繁琐,监狱中没有关押的囚徒。(4分,文意2分,“御烦”“以简”各1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劝”应为“劝勉,勉励”,与“劝学”之“劝”相同。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分析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句①是谦词,相当于“于之”;句②是语气词,表陈述语气。A均为目的连词,“来”。C均为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所字结构。D均为代词,译为“……的人”。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先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然后疏通选项的句意,然后判断所给语句是否全部表现孙谦富有治国才干,再做取舍,①讲年青时团结家庭。③讲为官清廉。⑥是皇帝让他做的。故选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8.

试题分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孙谦并没有随时调整个人原则,趋炎附势,而是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以百姓利益为重,做一个好官。故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恒”“镇”“御烦”“以简”。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孙谦,字长逊,是东莞县莒地人。客居在历阳,亲自耕田来养弟妹,乡里赞扬他善于使家庭和睦。宋朝为官做句容县令,清廉谨慎记忆力强,县中百姓称赞他神奇明达。宋明帝让他做巴东、建平二郡守。这两个郡位于三峡,以往的官通常用武力来镇守治理。孙谦将赴任,皇帝下令他招募上千人跟随,孙谦说:“蛮夷不臣服,大概原因在于对待他们没有礼节。哪里用得着兵役,还以此造成国家的浪费。”坚决推辞不接受。到了郡上,传布恩德的教化 ,蛮僚心服他,竞相送他黄金珍宝。孙谦慰问晓谕而打发他们回去,什么也没有收取。如果碰到部落间抓到的活口,都放回家。奉命出任小吏的,都按原来的官职授官。郡内四境平安,威势与恩德都非常显露。任职三年,又回朝被征拜为抚军中兵参军,升迁越骑校尉,征北司马。府主建平王将起兵造反,担心孙谦刚强正直,找了一些事情将他派到都城,这以后才造反。等到建平王被诛杀,又升为左军将军。

齐朝初年,他任职钱塘令,用简单来驾御繁琐,监狱中没有关押的囚徒。等到离任,百姓因为孙谦在职时不接受馈赠礼品,追着用车装着缣帛来送给他,孙谦推辞不接受。每次离任后就没有私宅,借空的车棚居住。永明初年,任江夏太守,因为被人代替就离开了江夏,系尚方宝剑,不久,除去尚方宝剑,做中散大夫。明帝将要废立太子,想将孙谦引做心腹,让他兼作卫尉,供给他甲兵一百人。孙谦不想处在这种交接承转的时期,就遣散了甲兵,皇帝虽然没有怪罪但不再任用他。梁朝天监六年,做零陵太守,年纪已衰老,但仍然尽力为政,官吏百姓都很安心。这之前零陵郡有很多野兽很凶猛,孙谦到了就绝迹了,等到孙谦离开官职的那一夜晚,野兽就出来伤害当地的百姓。孙谦任郡守县令时,常常勤奋地劝勉百姓多种田养桑,务必将地利用到极致,收入常常比邻境多。天监九年,因为年纪大被征举为光禄大夫。等到到任,皇帝嘉许他清正廉洁,非常礼遇他。每次朝见皇帝,他还请求加多他的职务工作量来效力国家。皇帝笑着说:“我应当任用你的智慧,而不是任用你的体力。”孙谦从年轻到老,一共历任五郡二县。任职的时候都很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