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3•宁远县三模)2012年5月10日18时许,甘肃省岷县发生大范围特大雹洪强降雨灾害,局部降雨量达到69.2毫米.由于降水时段集中,降雨量大,岷县18个乡镇中,17个严重受灾,灾区饮用水
题目详情
(2013•宁远县三模)2012年5月10日18时许,甘肃省岷县发生大范围特大雹洪强降雨灾害,局部降雨量达到69.2毫米.由于降水时段集中,降雨量大,岷县18个乡镇中,17 个严重受灾,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_.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反应原理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水是有机物,能赋予生命
②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③水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④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_.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反应原理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水是有机物,能赋予生命
②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③水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④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通过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X═NaClO+NaCl+H2O,反应后NaClO、NaCl、H2O所含Na、Cl、H、O原子个数为2、2、2、2,而反应前2NaOH仅含2个Na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反应物X的分子由2个Cl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
(4)①水是不含碳元素化合物,不属于有机物,说法错误;
②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说法正确;
③水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说法正确;
④虽然水的组成中氧元素含量很高,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说法错误;
故答为:(1)过滤;(2)煮沸;(3)Cl2;(4)②③.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X═NaClO+NaCl+H2O,反应后NaClO、NaCl、H2O所含Na、Cl、H、O原子个数为2、2、2、2,而反应前2NaOH仅含2个Na原子、2个H原子、2个O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反应物X的分子由2个Cl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
(4)①水是不含碳元素化合物,不属于有机物,说法错误;
②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说法正确;
③水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说法正确;
④虽然水的组成中氧元素含量很高,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说法错误;
故答为:(1)过滤;(2)煮沸;(3)Cl2;(4)②③.
看了(2013•宁远县三模)20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某日上海近地面等温线(°C)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示区域最大温差最有可能是()A.4℃B. 2020-05-01 …
两个因数的积是7.2,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5倍,另一个因数扩到它的3倍,积是多少 2020-06-17 …
(2013•枞阳县)据统计,2013年枞阳县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惠及约7.2万中小学生,如果按平均每年 2020-06-18 …
比例的应用题一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7.2,其中一个内项是3.6,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2020-08-02 …
(10分)下表为澳大利亚两城市降水量比较,读图表,回答问题。城市1月7月年降水量达尔文4371170 2020-11-11 …
excel在规定的区间满足两个文字条件的个数统计方法AB2013-7-1成功12013-7-1成功2 2020-11-29 …
图7-2-4中A地位于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处于以河流为“箭”、东部沿海地区为“弓”的箭头位置,有着优 2020-12-15 …
图7-2-4中A地位于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处于以河流为“箭”、东部沿海地区为“弓”的箭头位置,有着优 2020-12-15 …
读图表,回答问题。单位:mm城市1月7月年降水量达尔文43711707阿德莱德1967451(1)从 2021-01-15 …
关于气温的变化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7月份,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气温B.山麓地带温度低于 2021-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