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
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190.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一年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从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
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于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教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并指出两国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
(2)报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不同影响。
材料一 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
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190.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一年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从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农场用多出50%的土地耕种,用多出10倍的人力劳动,但其产量却只有美国农场产量的四分之三。
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
尽于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教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并指出两国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
(2)报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完成“一五”、苏联完成“二五”计划的不同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当时两国国内的工业、农业发展状况,政权需要巩固的史实、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特点,中国实行的一五计划是在苏联援助下,“一化三改”指的是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且中国吸取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协调发展的措施;苏联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说明片面发展重工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他们生产效率低下.
(2)中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中“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说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我国的三大改造于1956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可以得出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同时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
故答案为:
(1)背景: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都得到巩固;都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
中国特点: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得到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特点:过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低下.
(2)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答: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也可给2分);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2)中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中“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25%,同时资本投入也增加了60%”说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我国的三大改造于1956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可以得出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同时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
故答案为:
(1)背景: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恢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都得到巩固;都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
中国特点: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得到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特点:过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低下.
(2)中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答:1937年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也可给2分);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看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业主大会筹备组应当自组成之日起( )日内,组织业主召开首次业主大会。A 5 B. 10 C. 15 2020-05-21 …
业主大会筹备组应当自组成之日起( )。日内,组织业主召开首次业主大会。 A.5B.10C.15D.3 2020-05-21 …
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的信息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今年2月28 2020-07-12 …
求救啊明天上学了我作业一字个都没写星期五老师说就巴特勒上胃远征中国什么然后回给雨果一封信作文课文写 2020-07-14 …
英语翻译最近几年有许多人迫于生活的压力,开始选择做兼职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大学生们选择做家教来赚取学费 2020-11-14 …
经济学选修课作业,如下:1.某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议,会议决定(1)变更公司章程,在其经营范围中增 2020-12-05 …
每年的阳春三月,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民族的人民代表会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20-12-21 …
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真正出现了职业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在 2020-12-25 …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提出的一项倡议.号召个人、社区、企 2021-01-04 …
(1)“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提出的一项倡议.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