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戏剧”一词见于晚唐杜牧的《西江怀古》“魏晋缝囊真戏剧”,本义为儿戏玩笑。现代概念的戏剧,古代通常称为“戏曲”,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戏剧”一词见于晚唐杜牧的《西江怀古》“魏晋缝囊真戏剧”,本义为儿戏玩笑。现代概念的戏剧,古代通常称为“戏曲”,甚至简称为“曲”。

  戏和曲本属不同概念。正如前人指出的:巫师歌舞、庙堂颂诗、汉魏六朝乐府、隋唐宋金的大曲、鼓子词、诸官调之类是“有曲无戏”,俳优体儒、百戏角抵、代面拔头、参军苍鹘之类是“有戏无曲”,因而均不得称为戏曲。然而宋元以下的戏剧论著却相继将融合歌舞和古剧而成的戏曲,即戏文杂剧传奇之类,一言以蔽之曰“曲”,并将“戏曲”和承唐诗宋词而兴起的新体诗歌——散曲,也一律以“曲”称之,并形成“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流行说法,从而使得“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一代之文学中,惟有“曲”成为包含诗歌(散曲)和戏剧(杂剧)两种文体的特殊复合概念。

  古人明知戏曲与诗歌有别,而且戏剧也并非绝对离不开曲,又何以呼戏为曲,视戏为诗,以致在体式沿革、审美格调上,都将二者混同?原因固然繁多,然究其大端,则在于诗歌与戏剧的共同渊源,以及分道发展中的相互渗透与兼容。

  从宋元戏文、元杂剧、明清传奇诸文本形式看,诗歌对戏剧的渗入,大致有结构的嵌入、词语的蹈袭、体制的牵引和情韵的移用四个方面。结构嵌入指整个诗篇嵌入戏剧结构,这是诗乐互渗的外在直观特征。此外,诗歌对戏曲篇章结构的渗入,还表现为将诗词的词句大量用于唱曲或说白,以致无论戏文、杂剧,都充斥着似曾相识的唐宋诗词的语汇乃至成句,使众多佳句美词如聚会般纷纷涌现。这种渗透不仅直接影响剧本的文字结构,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戏剧语言的内在美学趋向。

  从创作宗旨说,传统诗词与剧曲本有自叙和代言的区别:前者旨在自抒胸臆,后者则旨在代剧中人立言。钱穆分别称二者为内倾性和外倾性。但剧曲和诗词合乐、用韵、格律诸方面又遵循共同原则,以至外在形体所制约的美学蕴含韵趣,随着乐、韵、律的渠道由诗歌渗入剧曲,乃至宾白。戏剧本以情节冲突揭示生活主题,戏剧语言过分强调抒情而淡化情节,难免导致剧本“可品”而不“可观”,以致影响舞台演出效果。但是强调抒情也给戏剧的舞台表演艺术开辟了新天地,像后来京剧中的《女起解》《三娘教子》之类“唱工戏”,不重情节变化而重在情味的真挚深厚,正是诗歌的抒情性渗入剧曲而开出的艺术新葩。

  戏剧与诗歌的兼容与互渗,早在原始艺术中已显端倪。中国诗歌本与乐、舞同源,由先秦经汉魏至唐宋,诗、乐合一,兼具表演成分的艺术模式被一以贯之地保持了下来。戏剧在诗歌渗入下不断变化其结构、体制、语言、情韵,同时也以其原本具有通俗性、演出性,或隐或显地影响着诗歌的发展。戏剧在诗歌的牵掣浸润下,不断由通俗而雅化;诗歌则受戏剧的影响,自宋元以后不断由雅而俗地发展。诗歌与戏剧作为不同文体,今天似乎已泾渭分明。但是在文化空前交融、文学日新月异的艺术多元时代,二者的交融互渗仍将按其自身规律延续发展。

(1)

对于在中国艺术史上“曲”的指称对象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用以指称戏曲,相当于现代概念的戏剧。

B.

用以指称古代“有曲无戏”或“有戏无曲”的各类艺术形式。

C.

用以指称承唐诗宋词而兴起的新体诗歌——散曲。

D.

用以指称融合歌舞和古剧而成的戏文杂剧传奇。

(2)

关于古人“呼戏为曲,视戏为诗”,将戏曲与诗歌相互混同的原因,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从未出现过相互背离、分割的现象。

B.

对于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出现“有曲无戏”和“有戏无曲”的现象缺少充分的体察。

C.

在二者兼容、互渗的过程中,诗歌处于主流地位,戏剧对诗歌的影响则相对微弱。

D.

诗歌与戏剧的共同渊源,在各自发展的历程中又相互影响、彼此交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B;2.D;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戏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东加西减为什么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既然东是加,那么时间应该是越来越晚啊?为什么东还早呢?[东早西晚]  2020-04-05 …

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能看见东西人在晚上什么也看不见在白天是怎样看见事物的  2020-05-13 …

每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  2020-06-15 …

老虎白天为什么懒洋洋的?因为老虎眼同猫眼一样能自由伸缩瞳孔也随光线强弱进行缩小和放大.白天光线强它  2020-07-02 …

为什么猫头鹰晚上才可以看见东西?为什么猫头鹰不和人一样是白天能看到东西呢?而是晚上才可以看到东西?  2020-11-03 …

庐山落霞的阅读答案看下.好的加我曾经在庐山看见过西天落霞.每当想起来,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总是像第一次  2020-11-25 …

庐山落霞的阅读答案看下.好的加我曾经在庐山看见过西天落霞.每当想起来,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总是像第一次  2020-11-25 …

1.作者把落霞比作了什么?与同游者比这个想象好在哪?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落霞的我曾经在庐山看见过西天  2020-11-25 …

语文高手进!!!!!庐山落霞的阅读答案看下。。好的加我曾经在庐山看见过西天落霞。每当想起来,脑海中浮  2020-11-25 …

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一个地区发现当地的富人中有许多患有脚气病,这种病人一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孙思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