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海量》,完成下列各题海量赵丽宏①透明清洌的白酒,刚打开瓶盖,空气里已经弥漫着浓烈馥郁的香气。那些有魔力的液体,在小小的酒杯里微微晃动,发出诱人的光彩。酒杯

题目详情
阅读《海量》,完成下列各题
海    量
赵丽宏
    ①透明清洌的白酒,刚打开瓶盖,空气里已经弥漫着浓烈馥郁的香气。那些有魔力的液体,在小小的酒杯里微微晃动,发出诱人的光彩。酒杯叮叮地碰过几下之后,饮者的嘴唇才小心翼翼地和酒杯接触。说是喝酒,其实只是几滴几滴慢慢地啜,酒似乎不是喝进肚里,而是化作又热烈又清凉、又芬芳又苦涩的气体,在叮叮碰杯声中悄悄流遍了全身。倘若有哪位豪迈之士,仰脖一口喝干杯中之物,便会赢得满桌的喝彩声:
    ②“海量!海量!”
    ③这种场面,经历得不少了。亲戚朋友聚到一起,少不了要喝一杯,每张酒桌上,也总会有一两个“海量”的角色,便平添许多热闹的气氛。不过,真正的“海量”,也实在难得遇到,能喝上八两烧酒的,似乎已了不起,而且还常常以酩酊大醉作为代价。每遇到这种场面,每听到人们喊出“海量”这个词儿,我的眼前便会浮现出一个人来,一个我所遇见的最能喝酒的人。
    ④那是我从前的一个邻居,一个瘦瘦高高的老人,严肃的脸上一对极大的眼睛炯炯有神,浓密的胡须终年覆盖着嘴唇和下巴。这形象使我联想起古时的侠客武士。然而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一个研制耐火材料的工程师,有许多创造发明,在国内同行中也是权威人物。那时我还小,见到他有些惧怕,不仅因为他的形象,还因为他那种很神秘的沉默。他常常一个人坐着喝闷酒,紧锁着的眉峰中凝聚着无穷的幽怨。他喝酒有些怪,菜并不讲究,一碟花生米、几根萝卜干、几条煎鱼已经很不错。而酒总是上好的大曲,每次总是一瓶,用大碗斟,斟两次,酒瓶露了底。一瓶酒喝下肚,他脸不变色,情绪却有了一些变化,脸上有了笑容,口中还会半生不熟地哼几句京戏道白。
    ⑤时间长了我才知道,他是个极和善的人,而且特别喜欢孩子。我们成了好朋友。他喝酒的时候,我爱坐在一边看着,一边问他许多问题。有我在,他便不再喝闷酒。他那些关于喝酒的故事是令人难忘的。
    ⑥“你喝一斤烧酒就像没事儿一样。你难道喝不醉?”我问他。他笑了笑,说:“还没有喝醉过。小时候在乡下看见大人们用小酒盅喝烧酒,我想,男子汉,这样小里小气扭扭捏捏做啥。有一次,我一口气喝了三大碗烧酒,把村里人都吓蒙了。可我没啥感觉,同喝凉开水差不多。那年我刚刚十四岁。以后,我在家乡就出了名。许多号称‘海量’的喝酒好手都来找我,要和我较量较量。说起来好笑,那些五大三粗的汉子,一个个都是气势汹汹地来,烂醉如泥地去,而我总是脸还来不及红呢。”
    ⑦“那么,你最多能喝多少酒呢?”
    ⑧“我自己也不清楚。最多一次喝过四斤烧酒。那是十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外乡女财主带着一帮男女找上门来,要和我喝酒。那女人酒量确实不小,两斤烧酒喝下去,面色一点不变,只是不停地说话。三斤酒喝下去,她面孔发白了,话也少了,两只眼睛却红起来。那女人哪里肯服输,嘴巴还硬邦邦的:‘早着呢,才喝了三分呢!’再喝下半斤,她吃不住了。那女财主是被人抬着回去的,临走,算是讲了老实话:‘好小伙子,真海量。这一辈子,我还是头一次服输。’”
    ⑨他的那些带着传奇色彩的经历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总是刨根究底地问:“这么说,你这一辈子还没有遇见过对手?”
    ⑩他手中的碗停在了半空中,沉吟了半晌才答道:“见过一条好汉,只是没能坐下来和他对酌。那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路过扬州,在一家临近轮船码头的小酒馆里喝酒。隔壁桌上坐着一个中年汉子,看样子是码头上的搬运工,他喝酒的架势吓了我一跳:三斤土烧,两个馒头,一小碟酱黄豆,不到半个时辰,统统倒进了肚子里。吃完后抹抹嘴站起来就走。酒这样喝下去,我也是头一次看见。我连忙追出去对他说:‘像你这样的海量,我还没有见过,佩服佩服!假使你同意,我想明天请你喝两盅,我请客。’于是我和他约定第二天黄昏在码头酒馆碰头。这是我唯一的一次碰着对手,想不到第二天他失约了,我白白等了一个黄昏。”
    ⑪然而我看他喝酒,没有一次超过一斤的,他说:“每天喝三斤烧酒,条件不许可喽!百八十块工资,喝酒也不够!”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个不幸的人。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一家大厂的总工程师,“反右”时因为替几位朋友鸣不平,被送进了监狱,一关就是七年。七年中,他滴酒未沾,出狱后,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狂饮,只是在紧张工作之余,独酌几碗。偶尔与朋友对酌,也不会过量。不过就是这样,他一辈子喝下的烧酒大概也能汇成个小池塘了,然而竟从没醉过,那也是奇迹。
    ⑫十多年前他患胃癌去世了,死时境况很凄凉。临终前,有一次他还和我谈起酒,他说:“你记牢,酒不是好东西,我生这个病,一定和喝酒有关。年轻时被人捧几声‘海量’,得意得要命,于是拼命喝,我自己也不明白为啥喝不醉。唉,这大概也是报应吧。”
    ⑬李太白云:“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诗是这么写,然而因为能喝酒而百年留名的人毕竟不多。我那位老邻居,前些年平反昭雪了,还补开了追悼会。追悼会上,许多我不认识的人出来讲了他不少好话,讲他在科学上的贡献,讲他拼命工作的精神,讲他刚正不阿的为人……而我,却在这一片赞扬声里想起了他喝酒的样子,想起了他讲给我听的那些关于酒的故事……
(选自2015年第6期《读者》)(1)文中生动描述三个人“海量”的情形,请分别概括他们喝三碗或三斤酒的情态。
①邻居老人(年轻时):三碗烧酒,没啥感觉,似喝凉水。
②女财主:三斤烧酒,___,___。
③中年人:三斤土烧,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④段“侠客武士”与“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这一矛盾评价的理解。
(3)参考上面第13题这种具有思辨特征的提问方式,请你就第⑫段“酒不是好东西”这一说法,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可以就本文内容提问,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提问)
(4)邻居老人的追悼会上,有人建议在会场悬挂一副挽联。请你依据上联补写下联,并用规范的正楷书写在田字格中。
上联:饮酒为人有海量
下联:___
(5)结合文章内容和时代背景,分析末尾画线句包含的复杂情感,并谈谈你的感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解答此题 ,需细读作者的记述,然后概括.②面不改色,一醉方休③架势吓人,抹嘴就走.(2)、文中“侠客武士”与“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两个形象,看似矛盾,但细读原文却是反映了作者的一个认识过程,一方...
看了阅读《海量》,完成下列各题海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全国许多城市启用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来评价空气质量,环境质量的好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①空气污  2020-05-13 …

空气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分子质量大的就比空气密度大,这说明只要分子比空气分子重,总体密度就大,可是在  2020-05-14 …

(2014•绥化)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在实验室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1)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了  2020-06-17 …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  2020-07-01 …

小明用坩埚钳夹住一段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衡定律.当镁条完全燃烧后,反应后的质量小于镁  2020-07-05 …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对着琉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说明()A.  2020-07-07 …

科学研究表明:质量小的分子扩散的速率要比质量大的分子扩散的速率快.①小明买了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带回  2020-07-30 …

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②取适  2020-11-06 …

(2014•长沙)在做“电流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于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  2020-11-12 …

教材中,探究空气成分时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其原理用化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