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原文大意:就在这时,商君辅佐他,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原文大意:就在这时,商君辅佐他,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史记》材料二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 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推行,秦国的国势日趋强盛。
(1)材料一中“商君佐之”中的“商君”和“之”各指什么人?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哪一条法令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哪一条法令可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哪一条法令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结合材料,请你说说此次变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材料一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原文大意:就在这时,商君辅佐他,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史记》材料二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 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推行,秦国的国势日趋强盛。
(1)材料一中“商君佐之”中的“商君”和“之”各指什么人?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哪一条法令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哪一条法令可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哪一条法令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结合材料,请你说说此次变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一“商君辅佐他,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材料一中“商君佐之”中的“商君”和“之”各指商鞅和秦孝公.
(2)材料二中“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可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材料三中说“商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推行,秦国的国势日趋强盛”表明商鞅变法是成功了.判断变法成败不是以个人结局为依据,而是看变法目的是否达到.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商君”是商鞅;“之”指的是秦孝公.
(2)“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商鞅变法是成功了.判断变法成败不是以个人结局为依据,而是看变法目的是否达到.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变法的目的达到了.
(2)材料二中“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可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材料三中说“商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推行,秦国的国势日趋强盛”表明商鞅变法是成功了.判断变法成败不是以个人结局为依据,而是看变法目的是否达到.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商君”是商鞅;“之”指的是秦孝公.
(2)“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商鞅变法是成功了.判断变法成败不是以个人结局为依据,而是看变法目的是否达到.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变法的目的达到了.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追击问题的临界点,麻烦追及问题中的临界点有什么特殊意义?当在什么情况下,刚好两者追上?为什么好多题 2020-04-25 …
改变词序,但不改变句子意思: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改 2020-05-23 …
“当”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当”在古文中有两个音,再不同词条有不同意思,都是什么呢? 2020-06-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 2020-06-19 …
1935年后,一位法国战地记者数次来到西班牙,目睹了这个正在发生巨变的国家。当时,他看不到的是()A 2020-11-06 …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这样评价茹志鹃和她的《百合花》:“这位在1943年参加新四军部队文工团的女 2020-11-13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 2020-11-24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 2020-11-24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 2020-12-15 …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的表现都十分软弱,以至于身为德意日轴心国之一的意大利在许多二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