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一一胡曾《汴水》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无水殿龙舟事,共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一一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河”指什么?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2)这位皇帝开凿“长河”客观上有什么作用?
(3)两位诗人的观点不同,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一一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河”指什么?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2)这位皇帝开凿“长河”客观上有什么作用?
(3)两位诗人的观点不同,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题干信息“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可知指的是隋朝大运河.这是说明隋朝的灭亡是由于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的结果.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从605年开始,隋炀帝在位时开凿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其在位时的残暴统治,最终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所以材料是指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据所学知,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大运河贯通了中国南北,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发展.
(3)“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不赞同,这一评价没有看到大运河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对大运河的评价是客观公允、符合史实的.尽管隋炀帝开运河是为个人享乐,但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大运河影响深远.所以我比较赞同皮日休《汴河怀古》的说法.
故答案为:
(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
(3)言之有理即得分,赞同皮日休《汴河怀古》的说法;对大运河的评价是客观公允、符合史实的.尽管隋炀帝开运河是为个人享乐,但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大运河影响深远.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据所学知,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大运河贯通了中国南北,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发展.
(3)“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不赞同,这一评价没有看到大运河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对大运河的评价是客观公允、符合史实的.尽管隋炀帝开运河是为个人享乐,但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大运河影响深远.所以我比较赞同皮日休《汴河怀古》的说法.
故答案为:
(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2)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
(3)言之有理即得分,赞同皮日休《汴河怀古》的说法;对大运河的评价是客观公允、符合史实的.尽管隋炀帝开运河是为个人享乐,但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大运河影响深远.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材料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材料作文文体不限不是启示.是材料作文.大概也就是围绕楼下 2020-05-23 …
世事难料,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们用《赠荷花》中的两句诗说:世事难料,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苏轼如是说 2020-06-14 …
谁会做简易的小帆船啊(开学可以交的小制作)最好是初一的开学可以交的,材料最好是塑料瓶一类的……有没有 2020-11-03 …
材料一:郭明义16年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参加希望工程,累计捐款12万多元。1990参加了54次捐献全血 2020-11-10 …
各国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1992年,一位创立 2020-12-07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一个记者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李连杰,你这些年都一帆风顺 2020-12-10 …
初中历史1年级材料一二—《史记·商君列传》a,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是什么?b,冲材料中的话语中你明 2020-12-12 …
初中历史1年级材料一二—《史记·商君列传》a,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是什么?b,冲材料中的话语中你明 2020-12-12 …
太阳风太阳风是1958年由人造卫星测得,并为美国科学家帕克等人首先发现的。1962年,“水手2“号飞 2021-01-12 …
初中历史1年级材料一二—《史记·商君列传》a,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是什么?b,冲材料中的话语中你明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