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令箭”何以成“鸡毛”李天斌“令箭”与“鸡毛”孰轻孰重自不待言。倘若硬把“鸡毛”当成“令箭”恐怕别有一番用意了。中国有句俗话

题目详情

  “令箭”何以成“鸡毛”

李天斌

  “令箭”与“鸡毛”孰轻孰重 自不待言。倘若硬把“鸡毛”当成“令箭” 恐怕别有一番用意了。中国有句俗话 : 拿着鸡毛当令箭。令箭 是古代军队中发布命令时用做凭据的东西。鸡毛 则随处可寻 不值一文。近年来 有些单位出现一种新的动向 : 拿着令箭当鸡毛。有些人对于上级的命令、指示、规定、要求等等 在贯彻执行上 或应付对付 或大打折扣 或唱跑了调 甚至无动于衷。其危害一点也不亚于“拿着鸡毛当令箭”。而在检查这种行为造成的恶果时 我们的一些同志往往眼睛只盯着下边 归咎于下级。其实 我倒认为 在审视批评下级的同时 应当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 : 令箭被当成鸡毛 自己应付哪些责任 ?

发令者本身没有把令箭当成令箭 或者说发令者本身把令箭当成了鸡毛 是造成下级把令箭当成鸡毛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句话说的好 : 令下如山倒。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评出命令的重要性。作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 应当重视自己发布的“命令” 此令一出 就要跟踪问效 有引导 有监督 有检查 有反馈 保证“令箭”切实落到实处。然而 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 “令箭”发布完了就万事大吉 似乎说在嘴上、写在纸上 红口白牙 白纸黑字 就会落在地上。不去检查 即使检查 也是走马观花。不去引导 引导也是做做样子 ; 不搞反馈 反馈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此对待自己发出的“令箭” 无怪乎下级也要拿其当“鸡毛”了。

“令箭”脱离实际 缺乏科学性 是下级把其当“鸡毛”的又一个原因。群众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 拍脑门子下决心 拍胸脯子作保证 最终是拍屁股挨板子。毋庸置疑 有的“令箭”就是某些领导一时心血来潮 拍脑门子拍出来的 坐在办公室里坐出来的。这样的“令箭”发出来之后 往往叫下级很为难 执行吧 明摆着不行 ; 不听吧 上级追究下来 只怕顶不住 怪罪下来也受不了。反正左右为难 有的干脆来个“装聋作哑” 于是“令箭”被闲置了。有这样一件事情 某乡镇规划发展经济建设项目 省里要求以工业密集型企业为主 市级领导明确要求以餐饮物流业为主 县里则要求搞一个上规模的建材基地 究竟如何“下手” ? 谁都不去论证 各拍各的脑门 结果给这个乡镇出了一道难题 不知如何是好 索性将此事“叫停”一阵子。上边千条线 基层一根针 像这样“乱箭齐发” 无疑许多“箭”都会射偏 都难落实。

  令箭被下级当成了“鸡毛”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即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自身形象不佳 要求不严 管理无序 本身就没有按“令箭”的要求去做甚至出尔反尔 违犯“令箭”。自己尚且如此 号令自然没有人听了 上行下效嘛。譬如 上级三令五申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 可就是屡禁不止 何缘故 ? 关键是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不能以身作则 带头吃吃喝喝。有的检查组、工作组、观摩团走到哪吃到哪 到基层调研检查蹲点却是“吃喝拉撒睡”全包了 走时还要揣上一些“土特产”。自己对自己不加约束 不按规定要求去做 却大张旗鼓要求下级这个那个 自然难免遭遇无声的抵抗 令不行禁不止了。倘若自己做不到 别说是三令五申 就是掐着耳朵嘱咐恐怕也难有大的成效。古人云 :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句话可谓入木三分 一针见血。事实表明 “令箭”是否具有权威性和号召性 不仅在“令箭”本身如何 是否科学 是否实际 它还在于发号施令者本身形象如何 是不是实事求是的践行者 是不是艰苦奋斗的表率 是不是执行纪律的模范 等等。一样的“令” 如果出自不同的人之口 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这就是所谓的“功夫在令外”了。

我这样讲 并不是说“令箭”被当成“鸡毛”的现象 与下级不相干。其实 要想讲清这个问题 必须具体“令箭”具体分析。是谁的责任谁来负 该打谁的板子就打谁 令箭就会恢复本来的严肃性和号召力 就会“令下如山倒”了。

( 选自《中财论坛网》 2008 年 4 月 7 日 )

12. 根据文意 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

A. 文章重在指出部分领导部门不应该把 “ 令箭 ” 当成 “ 鸡毛 ” 的问题。

B. “ 令箭 ” 当 “ 鸡毛 ” 造成的的危害有时要比拿 “ 鸡毛 ” 当 “ 令箭 ” 还要严重。

C. 作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 如果重视自己发布的 “ 命令 ” 下级部门就不会拿 “ 令箭 ” 当 “ 鸡毛 ” 了。

D. 令箭被下级当成了 “ 鸡毛 ”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行下效。

E.“ 令箭 ” 被当成 “ 鸡毛 ” 的现象不能说与下级不相干。

F.“ 上边千条线 基层一根针 ” 意思是说无论上级有多少 “ 令箭 ” 基层总能有一种措施来应对。

13.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造成拿 “ 令箭 ” 当 “ 鸡毛 ” 现象的原因的是 (    )

A. 发令者本身没有把令箭当成令箭 或者说发令者本身把令箭当成了鸡毛。

B. 上级部门 “ 乱箭齐发 ” 致使许多 “ 箭 ” 没有射中 “ 基层 ” 靶心。

C. 一样的 “ 令 ” 由于出自不同的人之口 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D. 有些人对于上级的 “ 令箭 ” 在贯彻执行上 或应付对付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4-08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5 分 )DE(A 重在分析原因 ;B 逻辑错误 范围失当 ;C 逻辑错误 前者应为后者的必要条件 ;F 不符合文意 原文意在表明基层难以一一落实。 ) 13.(3 分 )C(C 项是功夫在令外的表象 ) 14.(4 ...
看了“令箭”何以成“鸡毛”李天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地区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2020-05-14 …

两只蚂蚁皮皮和毛毛晒豆子.(1)快下雨啦!皮皮和毛毛把7颗豆子搬回家,皮皮搬了37,还有几分之几?  2020-05-17 …

小鱼(悄悄、轻轻)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它这样机灵,难以逃脱翠鸟(锋利、锐利)的眼睛。翠鸟  2020-06-20 …

古人打猎,他们打了一只狍子,三只鹿,九只羊,要用猎物换箭一只狍子可换两只鹿,一只鹿可换三只羊或三支  2020-06-20 …

鹰的眼睛能看多远?鹰在高空中能看到兔子,然后箭飞下去可以轻松的把兔子逮到,请问鹰在视线良好的情况下  2020-07-04 …

精兵()政死得其()重()泰山轻于()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解释所填的字  2020-07-11 …

我是阅读小能手。鸟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鸟的翅膀上长着许多羽毛,很轻。它把身体两边的翅�我是阅读小能手。  2020-07-12 …

毛毛的妈妈一大早就忙着给毛毛找衣服,并对毛毛说:“天气凉了,多穿点。”毛毛把妈妈找的衣服扔到一边,穿  2020-11-04 …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母亲(轻轻地)把孩子拥入怀中.1.全体解放军战士()站在广场上接受检阅.照样  2020-11-26 …

我是阅读小能手。鸟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鸟的翅膀上长着许多羽毛,很轻。它把身体两边的翅膀张开来,上下不停地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