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反应式如下:2+NaOH→++HCl→已知:①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4℃)、0.34g(25℃)、0.95g(60℃)、6.8g(95℃).②乙醚沸
题目详情
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反应式如下:
2
+NaOH→
+
+HCl→
已知:
①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4℃)、0.34g(25℃)、0.95g(60℃)、6.8g(95℃).
②乙醚沸点34.6℃,密度0.7138,易燃烧,当空气中含量为1.83~48.0%时易发生爆炸.
③石蜡油沸点高于250℃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图1所示装置中加入8g氢氧化钠和30mL水,搅拌溶解.稍冷,加入10mL苯甲醛.开启搅拌器,调整转速,使搅拌平稳进行.加热回流约40min.
②停止加热,从球形冷凝管上口缓缓加入冷水20mL,摇动均匀,冷却至室温.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10mL.水层保留待用.合并三次萃取液,依次用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10mL 10%碳酸钠溶液洗涤,10mL水洗涤,分液水层弃去所得醚层进行实验③.
③将分出的醚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加无水硫酸镁,注意锥形瓶上要加塞.将锥形瓶中溶液转入图2 所示蒸馏装置,先缓缓加热,蒸出乙醚;蒸出乙醚后必需改变加热方式,升温至140℃时应对水冷凝管冷凝方法调整,继续升高温度并收集203℃~205℃的馏分得产品A.
④实验步骤②中保留待用水层慢慢地加入到盛有30mL浓盐酸和30mL水的混合物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到粗产品,然后提纯得产品B.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萃取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___(仪器名称),实验前对该仪器进行检漏操作,方法是___.
(2)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___,而用碳酸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醚层中极少量的苯甲酸.醚层中少量的苯甲酸是从水层转移过来的,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产生原因___.
(3)步骤③中无水硫酸镁是___剂;产品A为___
(4)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蒸馏得产品A加热方式是___;蒸馏温度高于140℃时应改用___冷凝.
(5)提纯产品B 所用到的实验操作为___.
2





已知:
①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4℃)、0.34g(25℃)、0.95g(60℃)、6.8g(95℃).
②乙醚沸点34.6℃,密度0.7138,易燃烧,当空气中含量为1.83~48.0%时易发生爆炸.
③石蜡油沸点高于250℃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图1所示装置中加入8g氢氧化钠和30mL水,搅拌溶解.稍冷,加入10mL苯甲醛.开启搅拌器,调整转速,使搅拌平稳进行.加热回流约40min.
②停止加热,从球形冷凝管上口缓缓加入冷水20mL,摇动均匀,冷却至室温.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10mL.水层保留待用.合并三次萃取液,依次用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10mL 10%碳酸钠溶液洗涤,10mL水洗涤,分液水层弃去所得醚层进行实验③.
③将分出的醚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加无水硫酸镁,注意锥形瓶上要加塞.将锥形瓶中溶液转入图2 所示蒸馏装置,先缓缓加热,蒸出乙醚;蒸出乙醚后必需改变加热方式,升温至140℃时应对水冷凝管冷凝方法调整,继续升高温度并收集203℃~205℃的馏分得产品A.
④实验步骤②中保留待用水层慢慢地加入到盛有30mL浓盐酸和30mL水的混合物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到粗产品,然后提纯得产品B.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萃取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___(仪器名称),实验前对该仪器进行检漏操作,方法是___.
(2)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___,而用碳酸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醚层中极少量的苯甲酸.醚层中少量的苯甲酸是从水层转移过来的,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产生原因___.
(3)步骤③中无水硫酸镁是___剂;产品A为___
(4)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蒸馏得产品A加热方式是___;蒸馏温度高于140℃时应改用___冷凝.
(5)提纯产品B 所用到的实验操作为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利用苯甲醛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通过发生歧化反应得到苯甲醇和苯甲酸,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利用乙醚萃取并依次用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10mL 10%碳酸钠溶液洗涤,10mL水洗涤,得到的有机层为苯甲醇的乙醚溶液,此有机混合液可通过蒸馏操作得到苯甲醇;步骤②所得水溶液通过酸化并重结晶最终可得到苯甲酸;
(1)萃取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使用时需要对分液漏斗进行查漏,操作为向分液漏斗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外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向分液漏斗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外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2)实验步骤中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目的是洗去为反应的苯甲醛;碳酸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醚层中极少量的苯甲酸,苯甲酸是苯甲酸钠水解生成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未反应完的苯甲醛;
;
(3)加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起到干燥的作用,203℃~205℃的馏分,依据沸点判断馏出成分为苯甲醇,故答案为:干燥(吸收水分);苯甲醇;
(4)乙醚沸点34.6℃,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应用水浴加热,易于控制温度;蒸馏得产品A加热方式应控制苯甲醇的沸点馏出A;石蜡油沸点高于250℃,在石蜡油油浴加热能达到蒸馏苯甲醇馏出;升温至140℃时应对水冷凝管冷凝方法调整为空气冷凝管,常温下苯甲醇为液体;
故答案为:水浴加热;石蜡油油浴加热;改用空气冷凝管;
(5)实验步骤②中保留待用水层慢慢地加入到盛有30mL浓盐酸和30mL水的混合物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到粗产品,然后提纯得产品B,需要几次溶解后再结晶的操作,进行析出提纯,操作方法为重结晶,故答案为:重结晶.
(1)萃取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使用时需要对分液漏斗进行查漏,操作为向分液漏斗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外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向分液漏斗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外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2)实验步骤中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目的是洗去为反应的苯甲醛;碳酸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醚层中极少量的苯甲酸,苯甲酸是苯甲酸钠水解生成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未反应完的苯甲醛;

(3)加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起到干燥的作用,203℃~205℃的馏分,依据沸点判断馏出成分为苯甲醇,故答案为:干燥(吸收水分);苯甲醇;
(4)乙醚沸点34.6℃,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应用水浴加热,易于控制温度;蒸馏得产品A加热方式应控制苯甲醇的沸点馏出A;石蜡油沸点高于250℃,在石蜡油油浴加热能达到蒸馏苯甲醇馏出;升温至140℃时应对水冷凝管冷凝方法调整为空气冷凝管,常温下苯甲醇为液体;
故答案为:水浴加热;石蜡油油浴加热;改用空气冷凝管;
(5)实验步骤②中保留待用水层慢慢地加入到盛有30mL浓盐酸和30mL水的混合物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到粗产品,然后提纯得产品B,需要几次溶解后再结晶的操作,进行析出提纯,操作方法为重结晶,故答案为:重结晶.
看了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在浓氢氧化钠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实验室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有关操作中,正确的是A.配制0.1mol·L-1NaOH溶液过 2020-04-12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干燥氨气C.用 2020-05-14 …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吹响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转型号角。轻工业在“中国制造”中具有举足轻 2020-05-17 …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方法.下列两个实验的设计均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1)A是探究燃烧条件 2020-06-24 …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装置的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将 2020-06-29 …
英语翻译在全球化今天,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作用与日俱增,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本文主要分析 2020-06-30 …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 2020-07-21 …
(2011•安徽模拟)下列实例中,能够说明突变对生物本身的利与害具有相对性的是()A.玉米绿色苗中出 2020-11-02 …
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秦主要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②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发展,仍 2020-12-04 …
《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