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提升。①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尚的品德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近读
题目详情
| 阅读提升。 ①古今中外,对水的比拟甚多。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最高尚的品德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可谓把对水的比拟推向某种极致。近读有关新解“上善若水”的文字,感念世事人生,不觉便生出感慨: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潇洒一世。 ②平和心态静如水。唐代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虽不如水,但不等于不可以达到。水从高处来,只向低处流,乃至归入大海,贵在平静低调。人生如是,遇事当有平常心:知足者常乐——在名利问题上,没有奢望,就没有失望,更不会绝望;能忍者常安——除非大是大非,少争我高你低.忍耐、忍让一下也就海阔天空、心平气和了;老实者常在——不做亏心事,当个老实人,行得端、立得稳,有时眼前可能吃点亏,但最终不吃亏。 ③正直为人明如水。水无颜色,晶莹剔透,清澈见底。为人处事若透明如水,则一生光明磊落。东汉名臣杨震在任时,旧部王密夜晚怀揣十金拜见,并称:“暮夜无知者。”杨震严辞拒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四知”足见杨震磊落的胸襟! ④轻看名利淡如水。人生于世,若能学水的清澈本性和“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则不仅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要达到 如此 境界,最需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须知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淡泊名利,不为名利而争,人生必甚畅意。这正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虽身处闹市,耳畔却无车马之喧,超然物我之外,可谓人生一种境界。 ⑤笑对坎坷韧如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坚定者是水;“抽刀断水水更流”,坚韧者是水。人生道路犹如九曲黄河,曲折坎坷不平坦。“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面对坎坷,需有胸襟,更需坚定、坚韧。无论自然界的灾害,还是生活上的挫折,当淡泊从容,沉着应对,宠辱不惊。若此,则“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⑥人生,当如水之静,如水之明,如水之善,如水之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第④两段位置可否互换?为什么? 3.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④段加横线词“如此”指代什么?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以水为镜,可映鉴人生,人生如水,方潇洒一世。 2.不能,因为“平和的心态”是“轻看名利”的前提。 3.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具体生动地论证了为人要正直的观点。 4.精神居于高处,人生也将进入开阔处。 |
看了阅读提升。①古今中外,对水的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善行,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能够照亮人们渴望文明,积极向善的心灵.仿写越多越好, 2020-05-14 …
寻找惜时、勤学、向善的格言,快……寻找惜时、勤学、向善的格言,越多越好哦~ 2020-05-21 …
一句文言文求语法解释……则亦欲善之心出于至诚而已,盖不独法度有以驱之也.……节选自王安石的《通州海 2020-06-23 …
随着慈善活动在我国的不断开展,慈善家、慈善行为愈来愈赢得社会足够的敬意,也成为引导社会向善的重要力 2020-07-07 …
表达与交流。随着慈善活动在我国的不断开展,慈善家、慈善行为愈来愈赢得社会足够的敬意,也成为引导社会 2020-07-07 …
3.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 2020-07-29 …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苟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 2020-11-20 …
仿写句子:善行,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能够照亮人们渴望文明、积极向善的心灵. 2020-11-30 …
随着慈善活动在我国的不断开展,慈善家、慈善行为愈来愈赢得社会足够的敬意,也成为引导社会向善的重要力量 2020-12-06 …
自2016年9月1日起,我国首部慈善法正式施行,开启了中国依法治“善”新时代。这有利于()①推进依法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