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国学不是一个“圈”魏英杰①已故作家王小波讲过一个驴和马的故事,大意是:驴来到草原上,看到了马,以为是表亲,于是快乐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

国学不是一个“圈”

魏英杰

①已故作家王小波讲过一个驴和马的故事,大意是:驴来到草原上,看到了马,以为是表亲,于是快乐地奔了过去。草原上的马却从没有见过驴这玩意儿,以为是魔鬼,便被吓得一哄而散。

②如今的驴已在草原上疯狂繁殖,看似取代了马的主宰地位;被驴吓着的马,开始联络草原上所有的“原生动物”,一致对抗反客为主的驴。这样说,是因为想起了日前近百名学者组建“乾元国学博客圈”的事。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看上去不仅是振兴国学,还大有拯救世界的架势。

③何谓国学?按照主办者给出的定义,乃“一国所有之学也”。且不说“一国所有之学”是什么概念,仅从标准答案来看,范围就大得吓人,先秦诸子是国学,魏晋玄学是国学,隋唐佛学也是国学,明清小说,还是国学。这么一来,国学看上去就是一家大超市,至于卖的是什么,倒在于其次了。问题是,无论是哪家超市,肉和蔬菜能一个价吗?将咸菜当鸡肉卖,你愿意吗?

④再来看这百来号学者,有搞儒学研究的,也有那拿考古铲的,听说还有研究历代名人命数的,如今却被博客“圈”在了一起。如此拉郎配,在圈内是鸡同鸭讲,对外恐怕也只能各说各话。这个博客圈如果是一个学术交互平台的话,其中有很多学者基本构不成对话关系,即便作为一个统一学术品牌,其宣传效果也颇值得怀疑。

⑤进而言之,学者并不一定要高高在上,独来独往,但学术研究却注定是孤独的事业,于精妙微深之处,其中甘苦喜乐,唯有自知。所谓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近乎学者的最高境界。以此来看,有的国学研究者还是太浮躁了些,以至于抵受不住时尚的诱惑。

⑥当然,学术研究是孤独的事业,搞学术却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画地为牢。学术既是个体创造的结果,也是知识的联合体。国学一旦形成圈子化,也很可能走向学术的集体自杀。

⑦我并不怀疑国学——我更愿意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价值,但我认为,近代以来国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一直徘徊在自卑与自大的极端情绪之中,从未有过平等、宽容开放的文化自信。

⑧西学渐入过程中,国学灭亡论载沉载浮,一直没有消停过。如果说其中还体现了一点文化危机感的话,却也附着了一种文化自卑感、虚无感乃至幻灭感。此外,博客圈主办者提到,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称:“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到孔夫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姑且不论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西方学者的一句赞词而沾沾自喜,不免体现了某些国学家的文化自大心态。而无论自卑、虚无、幻灭,还是骄虚的自大情绪,均非对待传统文化的正常心态。

⑨“打倒孔家店”喊了近百年,孔子依然微笑着与我们相对;唐诗宋词元曲,红楼水浒三国,也一直是国人的精神盛宴。——国学并未衰亡,何来复兴之说?其真相就在于,近代以来我们关于传统文化的种种争论,一直无法摆脱文化冲突论的窠臼。但是,与其说中西文化处于截然对立的冲突之中,毋宁说这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流过程。历史的进程,也已经毫无疑问地证实这一点。在这样的情势下,无论是国学衰微说,还是文化冲突论,都应该尽早申请破产。

⑩博客的本质是自由与开放,学术交流的要件是平等与宽容,而所谓国学博客圈的一切特征,不仅与博客精神相背,也偏离了学术之道。在全球化格局下,国学研究者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不无偏狭的文化观。——国学不是一个“圈”,学术更不能自我封闭。否则,真要像王小波先生所说的那样:“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第一、二段中“驴”指的是源于西方的文化,“马”指的是国学。

B.所谓的“国学”里优劣参杂,不能笼统地提“振兴”国学。

C.国学研究者一定要做到安贫乐道,甘于淡泊,远离时尚。

D.“孔子依然微笑着与我们相对”的事实,证明了“振兴国学”的提法是不妥的。

E.文章结尾处,作者引用王小波的话,表达了对国学研究前景的忧虑。

下列对待传统文化的各种态度中,不属于作者所反对的一项是(      )

A.文化自卑感、虚无感乃至幻灭感        B.文化自大心态

C.中、西文化冲突论                    D.文化危机感

作者反对“乾元国学博客圈”的理由是什么?请分点列出。

                                                                 

                                                                 

                                                                 

                                                                  

根据文意,“国学不是一个‘圈’”,说说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进行国学研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E 【小题1】D 【小题1】(1)国学(传统文化)不能固步自封,画地为牢(或者国学研究应该抛弃偏狭的文化观)。 (2)国学研究应该应该树立文化自信,应该持平等与宽容的态度。 【小题1】(1)...
看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清塘荷韵》的问题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中,1.文章是怎样表现荷花顽强的生命力的?作者感悟到了什么?2  2020-03-30 …

作者在第1句总写了文学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两点?怎么写?今天3点要交!1.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  2020-05-13 …

作文题目该选哪个比较好,比较新颖,又该怎么写呢.大致思路就行了.最好是记叙文..1.快乐是一种能力  2020-05-17 …

1.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2.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  2020-05-17 …

《丰乐亭记》文言文答案.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叙述滁州的?2.文章结尾哪些句子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2020-05-23 …

秋之韵的阅读答案1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秋之韵的?2请你从文中找出两个含有不同修辞手法...  2020-06-08 …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异常繁荣,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据此回答1~5题。(1)文学是对现实的反  2020-07-28 …

欢乐何其芳1.欢乐是什么颜色?象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什么声音?象一声芦笛?还是从簌簌的松声  2020-11-02 …

19.(7分)历史课程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优秀传统的重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古代文明](1)文  2020-12-02 …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1.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囊括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方方面面,比如思想、艺术、科学、文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