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草堂的情思王英穿过满是牛粪的陋巷,我来到你的小院。哲人般的窑洞,蹲在笔架山的腹部。“吱呀”一声门响后,是一千二百年的寂静。岁月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草堂的情思
王英
穿过满是牛粪的陋巷,我来到你的小院。哲人般的窑洞,蹲在笔架山的腹部。“吱呀”一声门响后,是一千二百年的寂静。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枣树共守着当年的秘密。门后,有一只蟋蟀在悄吟……
空无一物的窑洞盛满了苍茫如水的时光,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去追寻那凤凰的足迹。
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你,独自留在那漫漫孤旅。当李青莲在酒杯里酿造他的狂草的诗与人生时,你正在帝国的阴影里跋涉,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你是一棵贡植于孔子坟前的柏树,一笔一划,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艰难。难民、伤兵、胡马、羌笛,坠在你的每一首诗上,压弯了凝重的枝桠。以至千年后,那些故作深沉的所谓的“诗人”加起来,也扛不起你树上的一枝重柯。
树边的道路上有深深的车辙,就是顺着这条自古以来无数读书人走过的路,你踌躇满志走向长安,然而为时晚矣,长安已是一台大戏的尾声。虽然曲江水边丽人如云,五陵酒肆高朋满座,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匹瘦驴驮着你的理想和抱负,在大雁塔下踯躅徘徊,碰到的都是紧闭的门户,无论是寄食富门还是卖药市上,都早将一个书生的自尊戳得鲜血淋漓。为何,为何你不像你诗中遨游万里的白鸥,鼓翅离去?长安,究竟是什么系住了你的心,使人魂牵梦绕,永难释怀?在生命的最后回归之时,你无限眷恋地回过头,仍是“愁看直北是长安”。多柳的长安啊,宫墙何其高!而我们,中国的文人一代又一代,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打了个死结。“长安”,在他们就是国家社稷,就是山河家园,就是神圣的图腾。这是一个永远的梦!屈大夫做过,诸葛亮做过,你的好友李白做过,虽然只是梦,却火一样映红了你们的人生。
夏天的雨,你的诗句乘云而来,骤然间雨点般纷落,淋湿了我无边的思念。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第一次诵读这两句诗,我的热泪便止不住与“里巷”共流。好迂的诗人啊,你为何这样执迷不悟!一介布衣,衣食无着,你却“穷年忧黎元”;“老妻衣百结”,“幼子饿已卒”,你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茅屋为秋风所破,你想的是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自己身陷敌城,你悲的却是“四万义军同日死”。一个又一个子夜,你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时代的苦难,任那种叫做“愁”的植物,在心中疯狂生长,瘦削的肩头,便有推不掉的重量。“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三十五岁的你就如此透彻,为什么就是迷途不返呢?
笔架山已寂寞千载,你之后,谁又能有如椽大笔搁置其上呢?然而又是什么使你文而不贵,运交华盖以致连饭都不足呢?既然“文章憎命达”,何不去掉劳什子文章?可你又怎么能!在你,“文章千古事”,它是你的灵魂、你的生命,是你与缪斯终生的契约。从“朱门”到“路边”,这中间千山万水,你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
然而,我们对于夫子的热情和追求总过于“诗”,于是你仍处陋巷,但一切都会死去,只有你的“诗”活着,并将永远活下去。
14.什么说“杜甫永远不会有李白的潇洒”? 仔细阅读第三段,联系全文,并结合你对李白和杜甫的了解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只是梦,却火一样映红了你们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五段只有一句话,它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七段说:“从‘朱门’到‘路边’,这中间千山万水,你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甫成为“诗圣”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要求考生透过表层文字,挖掘隐含信息。考生要联系上下文、主旨把握关键词的语境义。关键词理解了,整个句子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有修辞手法的,要特别关注修辞手法。16.承上启下。承上文对杜甫身世、思想的评述,转入通过杜甫的诗句对杜甫进行解读。(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过渡手段的理解。首先要弄懂这一段本身表达了什么内容,然后思考它与上下文的关系以及在全文的位置。本处起过渡作用,重在启下。17.①杜甫一生漂泊,颠沛流离,亲自品尝了一个时代的苦难;②杜甫自己身处苦难,仍然忧国忧民,关心江山社稷、天下苍生;③诗人杜甫见证和记录了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④强烈的儒家救世济民的使命感,使得杜甫和杜甫的诗歌都超越了一己悲欢。(答对1点2分,答对任意3点6分)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要在认真审读题干关键词语“朱门”“路边”“跨过”“‘诗人’走向‘诗圣’”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答题区间在3、4、6、7段。披文入情,理清文脉,会发现杜甫成为诗圣的关键在于“无论自己如何艰难,都有一种强烈的救世济民的意识”。
汉译英!1.明年他计划再学一门外语.2.100年以后人们家里将有机器人.3.数百年后,人类将会有更 2020-05-13 …
数学题用代数表示有一棵树苗刚栽下去时,1米,一年后树高2.4米,两年后树高2.7米,三年后树高3米 2020-06-02 …
人类历史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发生在距今()A.1万年前后B.5000年前后C.3000年前后D.1 2020-06-08 …
咫尺天涯曹鸿骞午饭后,黎大娘正在刷碗,忽闻门外有哭声。是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先是隐忍着,嗯嗯吱吱的, 2020-06-25 …
小明今年6岁,他爷爷今年72岁,问多少年之后小明年龄是他爷爷的四分之一倍?设x年后小明的年龄是.. 2020-07-17 …
李叔叔对小刚说:“我15年前的岁数和你6年前后的岁数相同,7年前,我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8倍.”问小刚 2020-11-06 …
如表反映的是1931年以后中共中央驻地的变迁,对此变迁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时间1931年11月1 2020-11-13 …
材料一:长沙周边八大古镇:古街码头的望城区靖港古镇,千年窑火、笔墨书香的望城区铜官古镇,礼佛探洞、养 2020-12-02 …
看中了一间房子租金是18万元一年前三年房租不增加三年之后每一年递增百分之3(也就是以后每年都是去年实 2020-12-12 …
某公司今年投资一个项目,投入资金为2000万元,以后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减少50万元这样连续投入5年,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