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作者为什么会忘言

题目详情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作者为什么会忘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都合于自然之道,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妙然交融了.这其中的真意,在诗人看来,只可意会,难可言传.故曰“欲辩已忘言”.
————————————
具体如下: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艺术特色:
平淡而醇厚.
情景理的融合.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
看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作者为什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螳螂捕蝉《说宛·正谏》的意思是什么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  2020-05-16 …

地球的最终归宿是什么样的?☆有人说地球最终会被膨胀成红巨星的太阳吞噬,也有人说地球会被小行星撞击成  2020-06-04 …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  2020-06-23 …

螳螂捕蝉.写出“其”字指什么.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  2020-07-08 …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在于我们()A.能正确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内涵B.对待他  2020-07-28 …

关于“天理”和“人欲”朱熹有一段论述:“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  2020-07-28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就要做到()①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②从社  2020-11-04 …

哲学问题求真理本人看了尼采的悲观主义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后有了点想法,首先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里提到的他  2020-11-24 …

七情六欲的意思我知道什么叫七情六欲可是就是不知道它的含意和意思七情是什么情跟什么情请明确的说出来还有  2020-12-02 …

西方八国首脑峰会被称为“富人俱乐部”。1999年德国主办八国峰会诚邀中国参与;2000年冲绳峰会,东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