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的大众与小众诗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从新诗诞生起,就一直在争论中。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平民化还是贵族化。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

题目详情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诗歌的大众与小众
    诗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从新诗诞生起,就一直在争论中。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平民化还是贵族化。
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李白有《静夜思》,也有《蜀道难》;老杜有三吏三别,也有《北征》.推出大众化的《死水》的闻一多,也出版过小众化的《红烛》;写过小众化的《雨巷》的戴望舒,也写过大众化的《元日祝福》.朦胧诗似乎是小众的,但是诸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类的名句却得到广泛流传。当然,一位诗人总有他的主要审美倾向。李金发基本是小众化诗人,田间基本是大众化诗人。在一些诗人那里,主要审美倾向还会发生变化,殷夫、穆木天、艾青、何其芳等都是由小众化转向大众化的诗人。
    诗终究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大众化和小众化倾向还与诗的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当生存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发生战争、革命、灾难的年代,大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当生命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和平、和谐、安定的年代,小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
    大众化和小众化的诗都各有其美学价值,不必也不可能取消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艺术总是有媒介化倾向,诗终究以广泛传播为旨归。大众传播有两个向度:空间与时间。不仅“传之四海”的空间普及,“流芳千古”的时间普及也是大众化的表现。李贺、李商隐生前少知音,但他们的诗歌几千年持续流传,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诗歌的这种隔世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化现象。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只要是中国人,大多能背出几首佳作。唐诗宋词成了中国人文化身份之一。白居易和柳永是很值得后世研究的代表。
    胡适倡导新诗时,就很推崇白居易和他领军的新乐府。“但伤民病痛”的白居易推进了杜甫开辟的现实主义,“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恨歌》,再到贬居江州的《琵琶行》,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艺术追求,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白居易的诗广布民间,传入深宫,当时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到处题有白诗,有些歌妓因能诵《长恨歌》而“增价”。元稹为《白氏长庆集》写的序言里有这样的叙述:“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新乐府用口语,但徒有乐府之名,实际和音乐没有多少干系,而柳永的词却充分运用音乐作为传播手段。他熟悉坊曲,和歌伶乐伎合作,使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叶梦得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新诗拥有唐诗宋词时代没有的现代传播手段,像诗的网络生存,就是古人远远不具备的条件。但是,新诗实际上很小众。和唐诗宋词相比,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人难写,读者难记,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新诗的发生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也不来自音乐,主要借助默读,与朗诵尤其与音乐的脱节成为传播的大难题,把声音还给诗歌乃当务之急;和白居易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不一样,当下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高尔基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无论是小众还是大众,新诗都需不断继承创新,在多样化格局中努力争取传播的大众化效应。
(节选自吕进《诗歌的大众与小众》)
(1)联系全文来看,作者有关“诗歌的大众与小众”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根据文章观点,李白的《静夜思》和《蜀道难》,哪一首属于大众化诗歌,哪一首属于小众化诗歌?请简要说明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解答本题,要扣住题目中“作者有关‘诗歌的大众与小众’的主要观点”这一要求,在文本中筛选有关信息.比如,文本第二自然段开头就有“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一语,第3...
看了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的大众与小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敲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众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起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05-20 …

1999年6月,国内寿险公司针对大众对保障型险种的需求,纷纷调整险种。其中泰康人寿率先推出的意外伤害  2020-05-3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一我国高度重视  2020-11-07 …

《人民日报》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发出通知:加强和改进对大众传播媒  2020-11-28 …

在某校高三1班的主题辩论会上,同学们对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甲乙双方有不同的观点  2020-12-12 …

今天大众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大多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媒体获取信息。下列对大众传媒认识不正确的是()A.  2020-12-12 …

大众传媒在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大众传媒已  2020-12-12 …

大众传媒在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大众传媒已  2020-12-12 …

下列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正确的有①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②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和  2020-12-12 …

来自社科界的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有些电视台、电台的节目对大众造成误导或消极影响,形成视听污染,主要表现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