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诗童李白鄢烈山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当其供奉翰林、名动朝野之时,先是友人贺知章誉之为“谪仙人”,上流社会
社科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诗童李白
鄢烈山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当其供奉翰林、名动朝野之时,先是友人贺知章誉之为“谪仙人”,上流社会将其列为“饮中八仙”,李白觉得很受用,亦以“谪仙”、“酒中仙”自况。“诗仙”之名,若是夸赞其丰姿俊秀潇洒,诗风飘逸豪放,不为浮泛无根;若是以之指称其出处行藏和整个的精神风貌,则离真人实情甚远。
李白并非不食烟火的神仙,甚至不是视功名富贵如敝屣的隐士。当他奉诏入京时,情不自禁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侪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进京》)当仕途受挫,被迫离开朝廷时,他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安史之乱”爆发,他自比东山再起的谢安,要为朝廷“谈笑静胡沙”。仙逝前一年,听到李光弼率军讨伐安史余孽的消息,他不顾年迈体衰,慨然请求从军。其用世之意不可谓不强烈。终以诗人名垂后世,岂是他的本心?
苏轼在《李太白碑阴记》里说他:“戏万乘(皇帝)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后一句是真的,前一句则未必。虽有恃宠撒娇,如杜甫说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时候,但总的来说,正如他在《玉壶吟》中所述,他是“揄扬(赞扬)九重万乘主,谑浪(戏谑不敬)赤墀青琐(宫廷)贤(大臣)”。从五代王仁裕撰的《开元天宝遗事》所载“任人如市瓜”一则,可以看到李白是怎样“揄扬”皇上的。“明皇召诸学士宴于便殿,因酒酣顾谓李白曰:‘我朝与天后之朝何知?’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门,国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惟拣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用,皆得其精粹者。’”这么露骨的吹捧,是稚拙,还是反讽?连唐明皇也觉得太夸张,笑曰:“学士过有所饰。”至于李白精心构撰的那些应制诗,更无仙风道骨可言。《唐诗三百首》所选的“清平调”,即众所周知的谀词。
我这样“揭”李白的“老底”,既不是跟李白过不去,也不是跟特别推崇李白的郭沫若或别的什么人过不去。实际上,我自己就很喜欢李白。既喜欢他的“锦心绣口”,也喜欢他的“明月肺肠”。(我可不想学时下某些人的轻薄,对前人完全不屑于作“同情性理解”,仿佛自己是无私无畏的圣人,实未敢直面现实批逆鳞,却以圣贤标准去苛责前辈。)
我认为,真实的李白,不是“诗仙”而是“诗童”。李白有的只是孩子气的媚态——小孩子也会讨好人的,为了哄到想要的东西,他也会甜甜地笑,乖乖地叫你叔叔阿姨;但李白绝无世俗的心机与诡诈——不是他的智商不够,而是他耻于向这方面发展。所以,他向韩荆州上书求荐,也只是以文相求,还不失文人的矜持,而不是去行贿,去通关节。所以,入朝之后,对奸佞当道,对“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的现实失望,他抑制不住对权贵们的鄙夷与轻蔑,宁作“凤孤飞而无邻”,也不与“鸡聚族以争食”。所以,他终于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重新踏上了漫游之路。
其实,人生就是选择。经世致用做一个好的政治家,也要善于喜怒不形于色,隐忍待时,就要善于“调和鼎鼎”,能包容和调处各种口味的人;怡情养性做诗人,则贵明澈率真,奔放无羁,所谓鸢飞鱼跃一派生机。后者,用李贽的话说,最宝贵的是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以李白的个性,根本不是做政治家(更勿论厚黑的政客)的料。难得的是,他既不失童心,又有赋诗的天才。
于是,我们庆幸,中华文明史上有了李白这样一个天才的“诗童”。
1.诗人贺知章称赞李白为“谪仙人”,对此,李白甚陶醉;然本文作者却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他认为:(每点2分,共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段对李白作了总体评价,这个评价不是直接从正面表述的,而是分两点从反面衬托的,即:(每点3分,共6分)
(1)□□□□□□□□□□□□□;(限13字)
(2)□□□□□□□□□□□□。(限14字)
3.本文标题从正面揭示了作者的观点——真实的李白,不是诗仙而是诗童。作者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评价,具有两方面的原因:(每点2分,共4分)
(1)□□□□□□□□;(限9字)
(2)□□□□□□□□□□□。(限11字)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 不正确 的两项是
A.李白很受用人们称他“饮中八仙”;且亦以“诗仙”自况,然而他并未脱离现实,甚至用世之意有时还相当强烈。
B.文章不全同意杜甫与苏东坡对李白的评说,文章认为:李杜并称,他们是同时代人,杜对李的评价,自然要比苏对李的评价准确。
C.文章引用了杜甫、李白《开元天宝遗事》与《唐诗三百首》的具体诗文,揭示了自己的观点——李白并无仙风道骨可言。
D.作者声言:他认为李白是“诗童”,并且是“天才的‘诗童’”,而不是诗仙,是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是媚俗,也不是同谁人有过结。
E.文章认为:李白上书求荐,是以力相求,有着文人的矜持,这比某些靠行贿、靠打通关节爬上去的人高尚得多。
F.作者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谈道:人生就是选择,李白最可宝贵的是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却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因而不适于做政治家。
解析:
1.(1)若是夸赞其丰姿俊秀潇洒,诗风飘逸豪放,不为浮泛无根; (2)若是指称其举止行藏与全部精神风貌,与真人实情相去甚远。 2.(1)李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2)也不是视功名富贵为敝屣的隐士。 3.(1)李白有小孩子气的媚态; (2)李白无世俗的心机与诡诈。 4.B、C
提示:
4.杜甫的诗只是写李白的恃宠撒娇,并非对李白的评价,也不涉及与苏轼相比谁评价谁准确等问题,因此,B项的表述与文章相悖。 C原文说“《唐诗三百首》所选的清平调,即众所周知的谀词。”并非像C中所说“引用了具体诗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 2020-05-13 …
李廙阅读答案李为尚书左丞,有清德。其妹,刘晏妻也。晏方秉权,尝诣宅,延至室。晏见其门帘甚弊,乃令人 2020-06-10 …
阅读韩愈的文章《李实阅读韩愈的文章《李实①》,完成第1-4题.实谄事李齐运②,骤迁至京兆尹,恃宠强 2020-06-17 …
求阅读题答案李时珍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编写了著名的《本草纲目》这部书.本文讲述的就 2020-07-29 …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开创药物分析新体系,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其伟大的医学成就使其成为对人 2020-07-29 …
阅读下列材料李家世代从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 2020-12-21 …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时珍(1518-1593)中国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出身于医 2020-12-22 …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4分)李时珍陵园以李时珍纪念馆为主体的李时珍陵园,由本草碑廊、纪念 2020-12-22 …
(阅读说明短文)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4分)李时珍陵园以李时珍纪念馆为主体的李时珍陵园, 2020-12-22 …
李时珍中学八年级语文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喜欢阅读的小军河小强经常在一起比赛阅读,若知小强比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