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钓台[明]王思任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许习险。前年到睦州,又值足中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许习险。前年到睦州,又 足中有鬼,且雨甚,不得上。今从台荡归, 六月五日上钓台也。

  肃入先生祠,古柏阴风,夹江滴翠,气象整峻,有俯视云台之意。由客星亭右,径二十余折,上西台,亭曰“留鼎一丝”。复从龙脊上骑过东台,亭曰“垂竿百尺”。附东台一平屿,陡峭畏眺;一石笋横起幽涧,蹇仰恣傲,颇似先生手足。蹬道中俱老松古木,风冷骨脾。此两台者, 当日振衣之所, 空钩意钓,何必鲂鲤? 吾不以沧桑泥高下也。

  亭中祠中,俱为时官匾尽。夫子陵之高,岂在一加帝腹①,及买菜求益②数语乎?人止一生,士各有志③。说者谓帝不足 理,此未见梦见文叔,何知子陵?

  子陵诚高矣,而必求所以高不在士,则蟠溪之竿,将投灶下 耶?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子陵 官,许由薄皇帝,人不咏许由而咏子陵者,则皇帝少而官多也。身每在官中, 言每在官外也。

  夫兰桂之味,以清口出之,则芳;以艾气出之,则秽。咄咄子陵,生得七里明月之眠,而死被万人同堂之哄,子陵苦矣。 然则尽去其文乎?曰:“山高水长④,存范仲淹一额可也。”

  [注]①《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帝刘秀)因共(严光,即严子陵)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②《高士传·严光》:“司徒(侯)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天子征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后用“买菜求益”比喻争多嫌少。③《后汉书·严光传》:“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着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赞严子陵歇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足中有鬼 值:碰上,遇到。

B.

肃入先生祠  肃:恭敬。

C.

将投灶下 耶 爨:炉灶。

D.

子陵 官   薄:轻视,看不起。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以六月五日上钓台也     王尝语庄子 好乐

B.

身每在宫中, 言每在官外也 青,取之于蓝 青于蓝

C.

或当日振衣之所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

说者谓帝不足 理       嬴而不助五国也

(3)

下面诗句都是有关钓台严子陵的,其中对严子陵评价与众不同的一首是

[  ]

A.

赤伏君王访旧游,富春男子只羊裘。①一竿本为逃名去,何意虚名上钓钩。

[注]①“赤伏君王”指刘秀。赤伏,赤伏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的简称。“富春男子”指严子陵。他在光武即位后,“变名姓,隐身不见”,在齐地的一个大泽中披着羊裘钓鱼。

B.

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

C.

一着羊裘不蔽身,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

D.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从作者小时候私下心仪而欲登不能入笔,叙说对钓台的神往之情,既交待了登台的原因,更是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B.

第二段重在写景,但作者又以景写人,借景抒情。景色的清幽、冷峻、孤高,正是严子陵人格冷峻清苍、清风高洁的精神风貌的写照。

C.

作者认为来往官员题匾赞扬严子陵,只不过是借严子陵的招牌来标榜自己的清廉与方正,实际上反而成了对耿介狂狷的严子陵的玷污,可谓文势凌厉。

D.

本文题为“钓台”,却并不着意对钓台景物进行描写,而是借题发挥,通过鲜明的对比,深刻批判了昏君及官吏们装腔作势、沽名钓誉的丑恶行径。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空钩意钓,何必鲂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则尽去其文乎?曰:“山高水长,存范仲淹一额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3-29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我是二维码 扫描下载二维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C;2.B;3.C;4.D;解析:(1) 爨,动词,烧饭。 (2)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答案为B项。A项,两个“以”意义和用法不同,分别是“在”(介词)、“拿...
看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钓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  2020-04-06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  2020-06-19 …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  2020-07-04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2020-11-11 …

某檄文写到:“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  2020-11-13 …

下面名言与漫画蕴涵哲理相同的是()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B.问渠那得清  2020-12-09 …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0-12-15 …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0-12-15 …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0-12-15 …

下面名言与漫画蕴涵哲理相同的是()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B.问渠那得清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