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微时代的阅读①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微 时 代 的 阅 读
①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②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现代城市文化等“奇观文化”的兴起,历史进入了“观看猎奇时代”。中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的出现稍迟,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阅读写作”和“观看猎奇”交替冲突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得这种“观看”文化得以凸显,直到新世纪网络文化的普及,这种“观看猎奇时代”才真正显形。
④沉思默想时代的人都是“思想家”,他们心接古今、直抵本质。即便是一位击壤的老人随便唱一嗓子,也成了千古名言。阅读写作时代,是将思想家的思想稀释到纸张上和书籍上,通过阅读传播到更多散乱的脑子里。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但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待这种“微时代”阅读媒介变化带来的后果。
⑤今天所说的“微时代”,是一个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这个大的综合媒介,还有众多附着在其上的的小媒介(应用软件,APP)。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五花八门的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并且在我们眼皮底下不停地晃动。当我们介入这样一种阅读过程的时候,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
⑥因此,“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我们要正视这种阅读及其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褒贬。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时尚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具有相关性呢?这是一个问题。面对极度发达的现代媒介,当我们的“阅读”,真的变成了一种“观看”,我们的思想发动机是否会熄灭呢?这更是一个问题。
1.下列关于“微时代的阅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时代的阅读”产生的后果,就是它本质上已经不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
B.“微时代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相比,称得上是一种时尚的“阅读”。
C.“微时代的阅读”具有“撕裂性”,这种“撕裂性”主要表现在人们有意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而图像却在不断地引诱读者“猎奇”的潜意识。
D.“微时代的阅读”媒介必然会把传统“阅读”行为获得的信息和思想,迅速转化为各种文字图像、声音系统和动作影像。
2.下列对不同时代阅读的背景和方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也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能做到的。
B.“观看猎奇时代”真正显形,是在电视在中国家庭普及之后,在新世纪网络文化普及之时。
C.在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今天,随着阅读媒介的变化,“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引人注目,“微时代的阅读”悄然来临。
D.书籍和印刷术的普及,标志着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开始,因为它为阅读行为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微时代的阅读,作者对人们是否还能自主思想表达了隐忧,并指出应该从“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B.微时代的阅读使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
C.“沉思默想时代”的人,“心接古今、直抵本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却不能像“阅读写作时代”那样通过阅读得以传播。
D.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是阅读写作时代转向观看猎奇时代的一个发展规律。
1.
分 析: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题干中已经给出对象“微时代的阅读”,学生需要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段,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A项在第六段,原句是“因此,‘微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阅读,而是一种‘观看’,甚至就是一种‘猎奇’,与选项一致;B项在第六段,原句是“我们如何使得这种时尚的‘阅读’,与先前那种‘阅读写作时代’的阅读和‘沉思默想时代’的思考具有相关性呢”,选项只是把它们倒过来说;C项在第五段,原句是“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的理性:要注意阅读中的思想和精神信息,但图像却一直在引诱我们的潜意识:还有更神奇的‘奇观’。这就是所谓的‘微时代’阅读所特有的‘撕裂性’”,与选项一致。D项中“必然会”说法绝对,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第5段表述是“这些媒介能够将我们试图通过传统‘阅读’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和思想……”。故答案选D。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
分 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辨析能力。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提示“不同时代阅读的背景和方式”,然后到文中找到答案的区域,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A项在第二段,原句是“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与选项一致;C项主要在第四段和第五段,选项是将两段内容进行了综合,一致;D项在第二段的最后,原句是“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与选项一致。B现,原文第3段第1句显示,从全球范围看,进入“观看猎奇时代”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2、3句显示我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却是出现在20世纪末。B项“观看猎奇时代”后缺“在中国”的限制,将中国的情况说成了全球的情况。故答案选B。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分 析:
对于这类辨析文章内容的题目,学生一定要找到选项所在的句段,然后将选项与之比较,发现其中的误差。A.文章最后就“微时代的阅读”提出来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二个问题确实“对人们是否能自主思想表达了隐忧”,但第一个问题并非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原文说“……这是一个问题……这更是一个问题”,并没有指出问题解决的途径B.“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发生了变化”错。原文第4段说“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另外,与“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D.无中生有。原文第4段是“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从中找不到“是……发展规律”的内容信息。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某密闭容器压强为P,经过条件反应后压强为2P,压强变化的题是怎么计算的?要求什么量? 2020-05-13 …
可用质量分数表示吗我觉的不行单位都不一样但有一道化学题是多选两个选项分别是用两种形式表示溶液的量浓 2020-05-15 …
数学转化思想怎么样才算转化成功在数学解题时常用到转化思想但是转化一定是转化成意思一样吗?不一定吧只 2020-06-0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主题是什么呢? 2020-06-07 …
最优化问题是啥 2020-07-25 …
物理回声大小与原声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原题是:某同学对着一口深6.8m的枯井的井口喊了一声,请问是否能 2020-11-04 …
你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否存在汉字书写退化问题?是否会扩大?原因何在? 2020-11-04 …
英语翻译作为中学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 2020-11-06 …
研究和解决二氧化碳捕集和转化问题是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自然界中碳循环如图所示:(1)在海洋中化石 2020-11-10 …
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 2020-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