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小题。“美”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机会很多。觉得一个人很美,一片风景很美,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乐曲,心里感动,也都可能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小题。
“美”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机会很多。觉得一个人很美,一片风景很美,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乐曲,心里感动,也都可能说“很美”。
《说文解字》从字源上批注“美”,把“美”上下拆开,解释成“羊大为美”。
近代研究美学的学者,有人认为“羊大为美”,指的是人类最初吃羊肉的快乐。“美”这个字,因此应该起源于味觉。
这一派学者的理论,到目前为止,并未获得美学界一致的同意。一般人也以为,目前我们用到“美”这个字,还是有比较多的“精神”“心灵”的内涵的。觉得一个人很美,觉得一片风景很美,欣赏绘画,聆听音乐,心情上愉悦丰富的感觉,似乎与“吃羊肉”的快乐有所不同。
“美”这个字,由“羊大”二字合成,是否与吃羊肉有关,在美学领域还有争议。
我们凝视一个人,觉得这个人很美,她的一颦一笑,都变成牵挂,有时对方并不知道,只是自己私下欣赏,心里也满足喜悦.面对一片夕阳,看到西边天上刹那间色彩灿烂的变化,我们看到的仿佛不只是风景,也同时看到了所有生命完成自己时的庄严。春天走到山上,看到满山花朵的绽放,忍不住欢欣鼓舞,想放怀尽情大叫几声。偶然在宁静的夏夜海滨,一抬头看到满天繁星,心中忽然好像被许多喜悦惊讶充满,竟然可以热泪盈眶。
许多生命中的美,并不是物质,没有实际利益,但是,情动于中,留在记忆深处,久久不能忘却。
“美”好像是心里埋藏很久的记忆,搁置在角落,连自己也忘了,却忽然被触动,深藏底层的生命,一时被呼唤了起来。
吃羊肉,当然有快乐,不只吃饱肚子,也在口腔间留有许多滋味。但是,“吃羊肉”的滋味,毕竟与许许多多内心深处极其复杂的心灵变化有所不同。近代美学因此更精细地分别,把口腔上官能的快乐称为“快感”,心灵上丰富的满足才构成“美感”。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的确,“美”使生命充实了起来。
一个人,如果在饥饿的时候,吃一顿羊肉,无疑是非常大的快乐。空空的胃,被食物充满,一定也是“充实”的满足。但是太过饥饿的时候,狼吞虎咽,甚至饥不择食,就只有感官上的充实,可能连口腔上的滋味都品尝不出。
“品尝”,因此并不等于“吃饭”。
物质缺乏,太过饥饿的社会,人如同动物,只满足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吃到饱”其实无可厚非。但是,人类在脱离饥饿阶段之后,一直停留在“吃到饱”的满足,口腔中所有复杂的味觉潜能都无法开发。吃得粗糙野蛮,品尝不出酸甜苦辣咸的丰富变化,也就品尝不出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
西方人讲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常常用到“taste”这个词,中国从东汉以后,特别重视“品”;欣赏诗的书叫“诗品”,欣赏画的书叫“画品”,评论人物言行举止性情,叫做“人品”。“品”,也就是“品味”。“品味”两个字都与“口”有关,但已不是用来“吃到饱”的“口”了。
“品”如果不是一个口,而是三个口,一定是口腔的味觉有了不同层次的需求。生活有品味,生命有品味,还是要有比“吃到饱”多一点的精神心灵上的满足吧。
一个人没有“品味”,即便财大气粗,仍然是精神上的穷人。一个社会没有“品味”,物质越富有,精神越是困窘空虚。
(摘自蒋勋《此时众生》)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
A.“美”是一个会意字,上下拆开成了“羊大为美”,因此,美起源于味觉。
B.我们时下用到的“美”还包含很多“心灵”的内涵,好像与“吃羊肉”的快乐不尽相同。
C.许多生活中的美虽然没有实际利益,但被其感动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D.狠吞虎咽甚至饥不择食能得到感官上的充实,却会失去心灵上的“充实”。
E.中国文化一直特别重视“品”,虽然“品味”两个字都与“口”有关,但与“吃到饱”的“口”没有关联。
2.下列对“品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化中的“品”就是“品味”。
B.“品尝”并不等于“吃饱”,“品尝”就是“品味”。
C.“品”字三个口,意即生活有品味,生命有品味,精神心灵有满足。
D.“品味”是就人的精神来说的,它不是财大气粗,不是物质富有。
3.简析文中画线句在全篇中的作用。(4分)
4.请依据文意,对下面的事例作简要分析。(4分)
有人说,清远街道高档轿车随处可见,从轿车里往外扔烟头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英国,不论走到哪里,行人总是受到司机友善的待遇,闯红灯是很罕见的。在超市、商场、旅馆里,营业员都彬彬有礼,不会因为遇到外国人而特意宰客,相反他们会对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人给予及时热情的帮助。
1.
分 析:
“符合文意”是指该选项与本文信息没有不相吻合的地方A.这只是部分美学学者的理论,到目前为止,并未获得美学界一致的同意。C.由原文第七段可知,此处说的是许多“生命中的美”,而非“生活中的美”。E.原文是说,中国从东汉以后特别重视“品”,选项中“一直”的说法不妥。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分 析:
“不正确”是指该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有知识上、事理上的错误;选项说法太绝对了,人在饥饿时如同动物,这时的“品尝”只满足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不是“品味”。 做这类题目要首先阅读全文,把握全文要点,然后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确定有效的阅读区间,将题干、材料、选项三者对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排除干扰项。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
分 析:
该题考核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分为结构上作用与内容上的作用。从“因此”可得出考核结构作用承上启下,从“并不等于”可得出考核结构作用--引起下文。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4.
分 析:
这类题型必须立足文本,抓住关键“依据文意”,根据平时掌握的知识(与题目相关的知识、对相关问题的普遍认识等等),联系作品中的某些方面内容“从轿车里往外扔烟头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友善的待遇”“ 特意宰客”“ 闯红灯是很罕见的”,详作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考点
分析:
考点1:论述类文本阅读 1.掌握语言组织方法: (1)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 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 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选择主要内容。 2.答案要点:要①根据分数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数字号、④归并整合、⑤相关要点。 3.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 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 ②要点是否明确,是否可以分点(层)表述 ③字数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写有错别字,是否出现了语病 试题属性 题型: 难度: 考核: 年级
一个句子最多可以有几个从句啊?看到一些句子很长很长.里面有很多从句.为什么不分开写啊..那样多麻烦 2020-05-13 …
岐山面里面有一个有两个走之旁的字(相同)和面,共三个字组成,那两个字怎么写,是有很多独体字构成急! 2020-05-14 …
用不同成语代替下面的“多”,并找出褒义词和贬义词各一个.坏事做得很多( )、超市里商品很多( )、 2020-05-16 …
一道语文阅读题(应该不是很难)塞上的一颗珍珠(片段)文:四面都有小山,既无奇峰,也没有古寺,只是那 2020-06-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铁塔田洪波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村里多数人也不知道他姓名,只唤他为铁塔。他 2020-11-11 …
蛾子的天敌里有蜥蜴吗?家里有很多蛾子,想养个动物在家里,多说几种动物,能家养的动物...蛾子的天敌里 2020-11-14 …
我梦见和朋友一起去了陵园,是一个盆地一样的陵园,里面好多绿绿的草,墓碑很少,几乎印象里没有墓碑,梦里 2020-11-25 …
走进霍金的宇宙世界是霍金自己写的?还是别人看了时间简史自己编的?里面好多东西我自己都想到了也有很多我 2020-12-23 …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菌靠涉取什么营养物质“维持生记”?我听说过有关报道,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种细菌存 2021-01-14 …
做了一个梦,很奇怪.梦到自己变成一个黑人,或者说附身在一个黑人身上,跟着另外两个黑人去树林里面打猎.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