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至塞上》一诗,完成22-25题。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
阅读《使至塞上》一诗,完成 22-25 题。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2.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能够体现出这个特点的诗句是( )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 .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 .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 .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2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25.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 22.C23.D24.B25.D
下列名人故居中位于绍兴市的有( )。A.秋瑾故居B.胡雪岩旧居C.周恩来祖居 D.蔡元培故居 2020-05-20 …
选出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 2020-06-21 …
解释词语1是障之也,防民于口是()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是故()3故天子听政故()4是以事行而不悖是 2020-07-04 …
小兔子有一筐萝卜,白萝卜占8/5,胡萝卜占8/3,兔妈妈又带了6根胡萝卜来,放入筐中,现在白萝卜占1 2020-10-2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 2020-11-1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 2020-11-12 …
选出对画线句子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 2020-12-02 …
选出对画线句子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 2020-12-02 …
五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中位数(即5个成绩按大小次序排列,居中的那个数>是91,众数(即5个成绩中 2020-12-11 …
选出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