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
题目详情
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的诗句:“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
|
看了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了喜爱一样东西而写大量文章去赞美,或动用所有人力物力去推崇,用一成语怎么表达为了喜爱一样东西而写 2020-05-13 …
一.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 2020-06-09 …
写出成语中相关的人物背水一战胸有成竹图穷匕见闻鸡起舞投笔从戎四面楚歌初出茅庐东山再起数字猜成语3. 2020-07-04 …
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这个房间好乱,想一想,如果要完成扫地、擦地、整理东西等一系列的工作,应先干什 2020-07-04 …
你的朋友汤姆写信给你说寒假期间准备来东莞旅游,请你作为向导给他介绍一下东莞。[写作内容]东莞:位于广 2020-11-12 …
仿写句子~~~广东省田家炳中学1978届(1)班的同学聚会,相约一起去探望当年的班主任刘英老师.他们 2020-11-13 …
暑假生活中的语文题(求解答)写出成语中相关的人物背水一战胸有成竹图穷匕见闻鸡起舞投笔从戎四面楚歌初出 2020-11-20 …
毛泽东一生著作无数,其中有很多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在海外流传。在西方最早介绍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是美国记者安 2020-12-12 …
仔细考虑,请大家好好看看,再回答问题,“能写出的所有字中的任何一个字不管用什么物质(东西)写成”,那 2021-01-01 …
英语作文九年级,你知道这么成为一个发明家吗?你想发明东西吗?写一篇关于你的发明的文章,80英语作文九 2021-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