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请看2003年高考作文满分卷
一、真爱无言
河北考生
岁月如梭,转眼七个春秋已去,多少往事已灰飞烟灭,然而,那天奶奶去世的日子我永难忘记,奶奶那和蔼平静的微笑我永远珍藏在我的脑海深处,那微笑是我记忆中最美的颜色,永远不褪。
奶奶在世时,我从来都没有亲近过她,我只记得她在我心里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巫婆”。妈妈也总是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地说道:“你千万不要到那死老太太那里去。”也许是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特别害怕她,每当在街上碰到她,我都会远远地跑开。
记得一年夏天,奶奶满头大汗地来到我家,我心想:这“巫婆”又来我家干啥,肯定没好事。我在里屋听着她对妈妈说:“囡囡在家吗?”“不在。”妈妈冷冷地回答道。只听奶奶又说道:“我包了些饺子,颖和珍要走了,我是说让她和她两个堂姐在一起聚聚,你看……”妈妈还没等奶奶把话说完,就接过话茬:“她不在家,就是在家我们也不去,你快走吧,别妨碍我做事。”我没有再听到奶奶说什么,我从窗户向外望去,奶奶慢慢地,蹒跚地走了出去,轻轻地关上了大门。我只听妈妈在外边骂道:“老不死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当时我心里并没有一丝的同情,反而赞同妈妈把她赶走。妈妈也摸着我的头说:“咱一定要有志气,不吃她一口饭。”我当时用力地点着头。接着妈妈又讲起我小时候,奶奶如何待我,说她从没有抱过我。我听信妈妈的话,对那“巫婆”更是恨之入骨。
在我十三岁那年的秋天,奶奶病倒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好像这是一则喜讯。我不想去看她。那天,奶奶的病加重了,爸爸强拉着我去了奶奶的小屋,我看着奶奶平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我心里很害怕。只见奶奶从身下摸出一副玉镯递给我:“囡囡,奶奶要去了,这个你留着。”我看见奶奶脸上的痛苦减轻了许多,她拉着我的手,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慈祥的面容。突然,奶奶的手重重地垂了下去,满屋的人哭成一团。望着奶奶慈祥的面容,我泪流满面。
我一直都生活在谎言中,妈妈一直都骗我,让我一直误解着奶奶,奶奶心中那种无言的真爱一直都存在,她一直都在无声地关爱着我。然而到临终都还在我的误解之中。奶奶,愿您在地下安息。
【点评】 婆媳关系,家庭生活中一个永远的矛盾。该文作者紧紧扣着“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惟妙惟肖地再现了生活中的这一场景。作者写法独特新颖,以“我”(孙女)为视角展开笔墨,细腻地写出了自己在婆媳关系(奶奶与妈妈)中的感情变化。“我”由于受“妈妈”的影响,从小对奶奶没有好感,称她为“巫婆”,于是疏远了“奶奶”,最终在奶奶去世前感受到奶奶心中那种无言的真爱(认知失误)。感情真挚自然,内容充实。该文结构严谨,形象丰富。在刻画“我”形象的同时,妈妈的无礼偏见、奶奶的忍辱慈爱也跃然纸上。该文语言流畅,文章的一些细节描写、对话描写真实自然,给人以心灵的震颤。该文惟一的缺陷是:“我”的感情转变似乎太突然,缺少铺垫。
(河北辛集中学 曹保顺)
二、谁偷了玉坠?
安徽考生
话说宝玉近日从蒋玉菡处得了一个镂空的精致玉坠,甚是喜欢。这天史湘云来怡红院玩耍,宝玉便要去取玉坠与湘云去看,可是宝玉怎么也找不到那个玉坠……
宝玉命袭人、睛雯等丫头们仔仔细细地将房内查找了一遍,可还是不见玉坠的踪影。湘云笑宝玉骗她,宝玉急了,又命丫头们找了一遍,可仍旧没有找到那个玉坠。晴雯细想了一回,她记得宝玉把玉坠放在在梳妆台上的,可此时梳妆台上的确没有玉坠。宝玉便问今日可曾有嬷嬷进房来,秋纹道宝玉的乳母来过。宝玉平日里最讨厌他这个乳母。他这个乳母仗着自己奶过宝玉便眼往天上瞧,根本不顾宝玉房里的丫头们的感受,来到宝玉房内,见到什么喜欢就拿什么,那日还将宝玉特意留给袭人的奶茶吃了。宝玉恨这个乳母,早就想赶她走,可多次被袭人劝住。
宝玉听说他乳母来过,便认定是他的乳母拿了玉坠,急命小厮们去拿她。很快,宝玉的乳母来了,哭着赌誓她没有拿玉坠。宝玉不信,还搜她的房子。那乳母担心平素里拿的东西会被发现,死活不肯让宝玉搜她的房子,硬是要到贾母处讲理。宝玉便要随她去,却被袭人劝下。袭人说小小的玉坠不值得惊动贾母,又命丫头们再去找一遍。
这边宝玉的乳母哭着闹着要寻死,被小丫头们拦住了。宝玉命小丫头们散去,随他乳母去死。因为宝玉认为他的乳母太可恶了,比起他房内的丫头们真是天壤之别。宝玉寻思:“女人怎么一经嫁了人,沾上男人的气息就变得如此浊臭……”
正当宝玉寻思时,四儿跑来说那玉坠找到了。原来那玉坠夹在了梳妆镜后边的缝里。宝玉的乳母见玉坠找到了,便愈发地要去贾母处闹。宝玉见错怪了她,也一时感到羞涩,便上去赔不是。袭人又给了乳母一串钱,让她买点酒压压惊,这才打发走了乳母。
湘云这时在一旁笑个不停,说宝玉太武断了,不喜欢他的乳母就怀疑她是个贼,定要告诉老祖宗,治治宝玉。宝玉忙劝她不可这样,又甜言蜜语了一番,湘云才答应不去告状,还笑道:“谁偷了宝玉的玉坠?原来是那镜后的缝贼。”众人都笑得不得了,不在话下。
【点评】 《红楼梦》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谁偷了玉坠?”虽然小说中也有类似的情节,但对于一位中学生来说,在考场作文中能自如地运用《红楼梦》中的语言风格来改写和扩写这则故事,的确难能可贵。主题非常契合作文要求“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文章结构完整,语言简洁,人物形象饱满。
(安徽师大文学院 耿塬)
三、理智的重要性
安徽考生
在现代科技社会,各种新生的事物层出不穷,迅速纠正着我们原先的认知结构。而我们在面对繁杂的事物和各种社会关系时就必须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应付。这也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立足的起码标准。
人是感情的动物,在对未知的事物的认知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带上感情色彩。翻开历史的记录,“地心说”在人类的科技史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人们出生在大地上对大地也就有了自然的亲近感,而当人们见到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大地升起、落下,大地却在其中“纹丝不动”,人们自然会认为所喜爱的地球是�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解析:
解析 第26题是以考查学生写作水平为目标的一道作文题,能力层级为D,占60分。这道题依据2003年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继续采用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话题作文的形式,要求考生就所给的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分采用经过修改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的评分标准。 这道题的语言材料来自《韩非子·说难》,原文是:“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是中学生知道的,他们读过《扁鹊见蔡桓公》的课文,韩非文章中的病人膏肓、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等寓言成语也是熟悉的。高考作文已经好多年没有采用我国古代的材料了,今年用上“智子疑邻”这个寓言,显示这里有着广阔的天地。 这则寓言的内容写的是一个看似平常的小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只是,这件小事所引发的关于“感情的亲疏浓淡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有什么关系?这样一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由此引出的话题,为考生以生活为基础展开话题写作打开了一条道路。 与过去几年的话题形式比较,今年的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在语言形式上既不同于2000年的一个判断(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也不同于2001年的一个概念(诚信),也不同于2002年的一个偏正短语(心灵的选择),它是一个并列短语。这个话题提示考生,要注意从身边的生活中去体悟这个话题的内涵。你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你电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没有必然的联系;你还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不应该产生什么联系;甚至你可以将话题分为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去表达他们的复杂的关系。为什么可以如此自由地利用这个话题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呢?因为,感情是一个主观因素,事物是一个客观因素,在他们之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并用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个话题的立意可以有多种角度。由于话题所使用的材料是寓言,因而寓言本身所反映的对事物认知的思路会比较直接地引导考生顺着材料的思路走,即认为主观感情的亲疏浓淡和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一定会形成因果关系。为此,话题引导语中用“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一句进行了提示,同时,还在“注意”事项的第一条中明确提示“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作文卷中可用也可不用”。这种引导和提示的主要意图就在于帮助考生避免材料的单向影响,认识这个话题可以从不同的或相反的角度立意,进而突出话题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的作用。 这个话题的选材范围是比较宽泛的。首先,古代寓言以它平实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表达告诉我们:生活小事中隐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道理,关注生活,思考身边常见的事物,就能够在对事物的认知上取得收获;其次,这个话题也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的亲疏浓淡这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司空见惯的。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等等都会存在性质不同的程度不同的关系。这样就为考生围绕感情亲疏浓淡这个主观因素从生活中提取材料敞开大门。但是,这里的选材只涉及到话题的一半,根据话题的要求,考生还需认真考虑话题的另一半,即如何围绕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进行选材。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的与感情亲疏相关,有的也许毫不相关,与感情有一定相关的也会有程度的不同。选择这类材料的范围虽然广泛,如,学习中的,生活中的,社会现实的,读到或听说的,亲身经历的等等,但由于受到立意的约束,要选择出一个恰当的材料来论证话题也并不是很容易的。总之,这个作文的话题在选材上要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感情方面,二是客观事物方面。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不属于选材范畴,但是它的优劣也许更能反映出话题作文的水准,这就是如何表达个人对话题所示的主观与客观的认识,这是写好今年这个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这里所说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要还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辩证法,而是基于生活常理的思辩过程和认知结果。不论你的认知结果是肯定,是否定,还是介于二者中间,也不论你选择哪一种文体或表达方式,只要能在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之间清晰地表达出你个人的真实想法,真实体验或真实情感,这个话题作文就能够呈现出一定的深度。 在试题要求中,对今年的话题作文仍然提出了“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同时也保留了“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的提示。就“三自”政策的落实来说,今年的话题更有利于贯彻这一原则。因为“话题”的表达形式不是概念,不是判断,所以也不太适宜于直接当做题目照搬上去,又因为话题的引导语中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提示,因此,立意自定不会受到约束,进而也会给“题目自拟”带来更多的角度和创意。 今年的作文评分仍旧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的评分标准。但对基础的个别地方作了修改。首先,将基础等级的50分一分为二,给了“内容”和“表达”两项各25分。每项仍旧分为四个等级标准。这样调整主要是为了通过分项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作文评分时在主观意向上的干扰,使作文评分更能全面反映作文能力的全貌。其次,在“发展等级”中,将原有的“有创新”修改为“有创意”其目的在于鼓励考生去追求写作的“新意”,这也许更切近考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是一个可望可及的目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 2020-04-27 …
请各位高手能提供一点写得好一点的关于四川大地震的作文,英语的作文也行哦,但是初中的,也就是说不能太 2020-05-16 …
《大医仁心》阅读答案《大医仁心》周大新16.文章题目《大医仁心》该如何理解?17.文章开头3个段落 2020-06-08 …
韩愈《马说》中的问题“也”字表达的语气作用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是马也,虽有千里只能3安求其 2020-07-26 …
同学拿走了我的作业,但是我没写完的作业还在里面.同学拿走了我的作业本,但是我发现我的没写完的作业也夹 2020-11-27 …
小雨同学非常喜欢文学,老师经常夸她语言表达能力强,她的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在班里当作范文供大家欣赏学习。 2020-12-0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各题。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a小,b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 2020-12-04 …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 2020-12-04 …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 2020-12-04 …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