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西塍废圃(宋)周密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16.诗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塍废圃 (宋)周密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16.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7.诗的一、二两句表现了废圃的景色,请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4分)
18.有人说,这首诗用词浅近清新,意境妙合自然,虽为“废圃”,却“废”而不冷。请
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
【答案】
16.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谐、自然生活(1分)的喜爱之情(1分)。
17. ① 分别从听觉、视觉与嗅觉描绘景色。听觉:蟋蟀、蝉儿的鸣叫;视觉:玉簪花凋落一地;嗅觉:落花的阵阵香味。(2分) ②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动态的鸣蝉、蟋蟀,静态的玉簪花、夕阳。突出表现了废圃的幽静。(2分)
18.蟋蟀、蝉儿虽鸣叫于秋日,叫声宛转悠扬,充满生机(1分) ;玉簪花儿虽已零落,却仍能散发阵阵香气,清新怡人(1分);野塘中虽只有秋荷,但“留与游鱼盖夕阳”又让其充满了温情,夕阳的一抹红色,也给整幅画面笼罩了一层暖色(“温情”或“暖色”,意对即得1分):可见,虽是“废圃”,但“废而不冷”。(1分)
【解析】
16.试题分析: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借景抒情小诗。要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就要看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蟋蟀和鸣蝉声,诗人反其意而用之,由此引发出许多兴致。洁白如玉的玉簪花,虽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火红的色彩,却有郁馥的缕缕幽香,即使花落野塘,给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闲情逸致。夕阳照在像伞一样的荷叶上,鱼儿在荷叶的保护下,自由自在地游着,其间蕴含着多少诗情画意。这样的景致,诗人对此喜爱之情由此而生。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试题分析:本题是表达技巧题,首先要准确判断出其表现手法,然后对其进行解说,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诗的一二两句,“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有蛩吟蜩鸣,看到玉簪花,满塘花香。稍加分析,可看出听觉、视觉和嗅觉来描绘;前者是动静,后句是静景,这是动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后要指出其表达的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试题分析:本题要抓住虽为“废圃”,却“废”而不冷这一重点,而立足点应是“不冷”上。具体解答时,结合具体诗句来说明其如何不冷:秋日蛩吟蜩鸣,却能引发出许多兴致;洁白如玉的玉簪花,虽落却有郁馥的缕缕幽香;塘虽只有秋荷,但有夕阳照在像伞一样的荷叶上,鱼儿在荷 叶的保护下,自由自在地游着,其间蕴含着多少诗情画意。具体答题时,可采用总分式,也可以采用分总式。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 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游子吟:关于母爱的故事 最温馨的60个睡前故事 古诗《游子吟》 2020-03-30 …
古诗《游子吟》的练习题?仔细观察《游子吟》的课文插图,想象一为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在微弱的灯光下为 2020-06-09 …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青照古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谁的诗还有千古诗才, 2020-06-09 …
“天山童姥”的“姥”字读什么电视剧里都读“姥”字读“lao”;但是今天看“老梁看电视”主持人说应该 2020-06-27 …
(1)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四句诗是:,。,。(2)表现诗人游览天姥山急切之情的诗句是:。(3)《 2020-06-27 …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道这首诗的游子吟 2020-06-28 …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诗歌吟诵到及歌舞,吟诗,经贸, 2020-07-14 …
请听题:(1)导游小将领着一队华侨周游全国.应游客的需要,要边赏景边吟诗,站在庐山脚下,小将吟:; 2020-07-14 …
看看对联赞扬谁: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 2020-11-16 …
在我国古代,人们与友人相聚或离别时都会盛情款待,文人墨客还吟诗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你还知道那些?如: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