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后,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尘上留下来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1.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 B.因为蓝色和白色最能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C.因为蓝色和白色最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 D.因为蓝色和白色最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对槐树的描写,突出了北国之秋的重要特点是 [ ]
3.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十分热爱故都的秋天,但由于故都的秋天没有温暖的色调,所以在南方怀念起来,只能想起陶然亭的芦花等以冷色为基色的景物。 B.作者生活清贫,所以只能“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清晨起来坐在院子里欣赏故都的秋色,这秋色与作者的心情正好相应。 C.两段文字都有非常细致的景物描写,都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触觉形象、味觉形象,真切感人。 D.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这样,他笔下的秋景,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
1.C;2.A;3.D |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国情为依据,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能 2020-05-13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测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2020-06-10 …
秋天还看到了哪些庄稼,哪些果子?(仿照上面诗歌的句子写一写)急!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 2020-06-19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测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2020-07-05 …
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梁乐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 2020-07-10 …
脑筋急转弯哪个季节最长,我觉得不是秋季.有人说这个脑筋急转弯的答案是秋季,因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所 2020-07-28 …
一、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于描写之中;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写自 2020-12-04 …
《书香蔬香》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文章以“书香蔬香”为题有什么好处?3.如何理解第三 2020-12-04 …
一、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于描写之中;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写自 2020-12-06 …
秋天还看到了哪些庄稼,哪些果子?(仿照上面诗歌的句子写一写)急!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 2021-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