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如右图所示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已知近日点时日地距离为14710万千米,远日点时日地距离为15210万千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说

题目详情

 

1 、如右图所示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已知近日点时日地距离为 14710 万千米,远日点时日地距离为 15210 万千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要说明为什么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北半球反而正是寒冷的冬季。

2 )假如太阳位于 F 1 ,且 A A B B 为二分二至点,请你用箭头在轨道上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在 B 1 处画出地球地轴以及昼夜状况。图示地球从 B 2 B 2 所用的时间是                      

3 )地球绕日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是不断变化的,近日点时最        ,远日点时最       

2 、读右图分析回答:

1 )分析 A B C D E F6 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线速度最大处是       ,线速度最小处是      

2 )自 A B 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       偏,越过赤道后再向       偏。

(3) 如果住宅区楼顶安置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热,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即热水器与楼房顶部的夹角), 6 22 C E 两地热水器与楼房顶部的夹角最大的是            

(4)C E 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举行国旗升旗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 10 1 12 22 这段时期 C E 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 5 1 6 22 这段时期 C E 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         

(5) 地球上居民设计住宅区窗前向要求以多接受阳光为标准。 E 处住宅处门窗前向     A 处住宅处门窗朝向        

3 读图,回答:

1 )在外面的短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 )图中 ABC __________________ 线。

3 )此时太阳高度为 90 °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

4 )此时南亚地区盛行 ________________ 季风。

5 B 点昼长为 ____ 小时, C 点地方时为 _____ 时。

4 .早在公元前 200 多年,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埃拉托色尼首先根据几何学原理,对地球周长进行了直接测算。他在埃及选择了大致在同一经线上的两个城市:赛恩和亚历山大城。在赛恩夏至那天正午,太阳光线直射深井底,同时,亚历山大城太阳高度角为 82.2 °,由于已知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为 S ,请你替埃拉托色尼算出地球周长。(要写出关键的计算过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⑴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正处于冬季。⑵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 ⑶快 慢

2 、⑴ D  F ⑵左   右 ⑶ E ⑷ E ⑸南 北

3 、⑴⑵晨昏线 ⑶( 23 ° 26 ˊ S 135
W )⑷东北 ⑸ 24  18

 4 、由题意可知两地纬度差为( 90 °- 82.2 °)即 7.8 °。已知两地间距离为 S ,则地球周长为( 360/7.8 )× S = 46.2S 。

看了1、如右图所示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乙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每人都在ab两地间不停地来回运动.第一次在距离a地3千米的从初相  2020-06-20 …

AB两地相距6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两地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地后立刻返回),出发  2020-06-20 …

某天早上8点甲从B地出发,同时乙从A地出发追甲,结果在距离B地9千米的地方追上.如果乙把速度提高一  2020-06-21 …

小王、小李同时从学校去某地,小王每小时行10千米,小李有事晚出发,为了能好小王同时到达,小李用每小  2020-07-21 …

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3千米,相遇后二人继  2020-07-26 …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同向而行,甲在距B地9千米处追上乙、如果甲的速度提高一倍,则在距B地2千米  2020-11-07 …

解放军某部进行野外训练,他们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进,走到8.5千米处,通讯员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返  2020-11-21 …

早上8点小明由A地出发,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前往B地,15分钟后小刚也由A地出发,以每小时16千米  2020-11-22 …

甲和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在两地之间往返行走,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在离A地3.5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时在  2020-11-25 …

某天早上8点甲从B地出发,同时乙从A地出发追甲,结果在距离B地9千米的地方追上.如果乙把速度提高一倍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