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为眼前利益的申遗才应被“拆除”近日有媒体爆出,埋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公众关注的兴教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为眼前利益的申遗才应被 “ 拆除 ”

近日有媒体爆出 埋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 ( 公众关注的兴教寺塔是 唐僧 师徒三人玄奘、窥基和圆测的三座墓塔 ) 要被拆掉了 一时间引发热议。对此 西安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 辟谣 为配合丝路申遗 要拆除的是寺庙里私盖的建筑 兴教寺塔非但不会拆除 还会进行修整和保护。

由此看来 兴教寺被拆是一种误读了。在这种误读背后 恰恰反映了人们对申遗的担忧。不顾文物价值、只顾眼前利益的申遗 能否对保护文物发挥积极作用?在文保方面动辄要大拆大建的政府部门 应该先从理念上 “ 拆除 ” 逐利的 “ 申遗 ” ,才有可能做好文物保护。

近年来,不少与文物有关的景点,被地方政府改造成了 “ 提款机 ” ,在申遗的名义下,保护文物成了商机。此前,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湖北武当山等许多景点,都在升级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地方财政受益匪浅。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逻辑,景点申遗成功意味着人气的暴涨,也意味着涨价的开始,最终结果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增。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对申遗都情有独钟。

更让群众担忧的是,申遗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被权力和资 本独占 ,普通民众的利益反而受到损害。如今,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提高,愿意看到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也希望这些祖传的宝贝能够更好地为全民共享。地方政府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文物的旅游价值,让当地老百姓分享到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也是件好事,然而,事实并非尽如所愿,一些贴上了申遗标签的文物,成了地方政府的 “ 摇钱树 ” 。前不久,就在申遗冲刺的大背景下,凤凰古城结束了免费时代,游客进入古城需要购买 148 元的门票 而其中四成的收入要收归政府财政。不少想品味湘西风情的游客 在这道门槛面前望而却步 当地商户利益受损 也纷纷提出抗议。

事实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遗产名录的本意是保护濒危遗产 ,把申遗凌驾于文物保护之上,显然是本末倒置。申遗并不是保护文物所必需的,为了申遗大拆大建,不仅浪费社会资源,有时还会对文物造成破坏。与兴教寺同属丝路申遗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捆绑申遗过程中投入了 120 亿元 但却被专家批评为 让这个具有重大考古价值的文化遗址变成了迪斯尼式的游乐园 。兴教寺在当地不是 死文物 它是传承文明的载体 延续千年而不绝。现在为了申遗 就想把那些已经融为一体的附属建筑拆掉 就有可能把兴教寺搞成充满商业味道的 标本

面对令人担忧的申遗前景 兴教寺方面已经做出 如果拆迁 ,就退出申遗 ” 的公开表示,对商业开发式的文保做了拒绝。对当地政府而言,与其花大力气申遗,不如把财力物力投入到保护文物上,让兴教寺的兴旺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福祉。

( 节选自《齐鲁晚报》 )

1 .关于 “ 兴教寺被拆 ” 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公众关注的兴教寺塔是 “ 唐僧 ” 师徒三人玄奘、窥基和圆测的三座墓塔,近日有媒体爆出,它们都将存在被“拆除”的问题。

B .西安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强调称,为配合丝路申遗,要拆除的是寺庙里私盖的建筑,兴教寺塔非但不会拆除,还会进行修整和保护。

C .兴教寺被拆其实是公众的一种误读,寺院是依托于塔而兴,拆除的只是一些影响墓塔环境风貌的私盖建筑,根本不存在什么 “ 拆庙 ” 。

D .兴教寺拆除部分影响寺院的生活与宗教活动,影响寺、塔的一体性和传统格局的建筑,从申遗的角度来看,正体现了文物部门加强保护管理和科学维护的宗旨。

2 .下列对于 “ 不少地方对申遗都情有独钟 ” 原因的理解,不符合作者意图的一项是 (    )

A .景点申遗成功意味着人气的暴涨,同时也意味着涨价的开始,最终结果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增。

B .事实上,申遗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被权力和资本独占,普通民众的利益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C .不少与文物有关的景点,被地方政府改造成了 “ 提款机 ” ,在申遗的名义下,保护文物成了商机。

D .一些文物单位都在升级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地方财政受益匪浅;被贴上申遗标签的文物,也成了地方政府的 “ 摇钱树 ”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有关兴教寺被拆一事,要想不被公众误读,在文保方面动辄就要大拆大建的政府部门,必须先从理念上 “ 拆除 ” 逐利的 “ 申遗 ” 。

B .凤凰古城结束了免费时代,地方政府充分合理地利用文物的旅游价值,让当地老百姓分享到了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

C .专家批评同属丝路申遗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变成了 “ 迪斯尼式的游乐园 ” ,就是因为它在捆绑申遗过程中投入了 120 亿元,搞大拆大建,浪费社会资源,还对文物造成了破坏。

D .为了申遗成功,想把那些已经与兴教寺融为一体的附属建筑拆掉,就必然把兴教寺搞成充满商业味道的 标本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 D  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在于反对地方政府以申遗为名受利益驱动大搞拆迁的做法 , D 项明显不符。

2 . B  题干要求找出 “ 不少地方对申遗都情有独钟 ” 的原因 , 而 B 项是申遗成功的结果 , 因此 , 不符合作者的意图。

3 . A   B 项 , 作者举凤凰古城的例子旨在说明 “ 一些贴上了申遗标签的文物 , 成了地方政府的 ‘ 摇钱树 ’” , “ 充分合理 ” 、 “ 分享到 …… 好处 ” 二处表述均与文意相违背。 C 项 , “
浪费社会资源 , 还对文物造成了破坏 ” 不是变成 “ 游乐园 ” 的原因 , 不能接在前面内容后 , 这与作者文中的表述不符 , 属于强加因果。 D 项 , “ 就必然 ” 与原文中的 “ 可能 ” 相违背。变或然为必然 , 错。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唐代诗人王维出使边塞.唐代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2020-06-0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湖南学者认为:说一部中国近代史,一半是湖南人的历史,并不为过。近代湖南人  2020-06-26 …

古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利用棉花的?之前,盖的是什么制的铺盖?棉花又是什么时候从哪里传进我国来的?是谁  2020-07-02 …

雅斯贝斯《哲学导论》中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被称为  2020-07-06 …

在广泛征集民意后,“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被确定为武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只有植根历史,才能内涵丰富、根  2020-11-12 …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3-8题.金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太白,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黄昏后  2020-11-23 …

《荷马史诗》反映的时代被称为“荷马时代”(公元前11-前9世纪),这时我国处于哪个朝代统治时期?  2020-11-29 …

自体吞噬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被相关科学家发现并提出,但自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YoshinoriO  2020-12-14 …

英语翻译汉代文化博大精深,汉代也是风云人物非常多的时代!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这些一代  2020-12-16 …

历史上多次迁都,直到迁都殷以后才稳定下来。因此这个朝代被后代称作殷的是()。A、夏朝B、西周C、商朝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