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②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
①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②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 “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
③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引人遐思。
④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只见帆),这是画理,亦造园之理。园林的每个观赏点,看来皆是一幅幅不同的画,要深远而有层次。“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具体点说:建亭须略低山巅,植树不宜峰尖,山露脚而不露顶,露顶而不露脚,大树见梢不见根,见根不见梢之类。但是运用上却细致而费推敲,小至一树的修剪,片石的移动,都要影响风景的构图。真是一枝之差,全园败景。拙政园玉兰堂后的古树枯死,今虽补植,终失旧貌。至此深深体会到,造园困难,管园亦不易。一个好的园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园的历史,更应知道园的艺术特征,等于一个优秀的护士对病人作周密细致的了解。
(选自《说园》,有删改)
1.文章开篇说中国园林是“一个综合艺术品”,文章从哪几个角度说明了它“富有诗情画意”? 2.②③段中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精读第②段,回答问题。
(1)用原文回答: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有哪些特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
4.自选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1.从树木栽植具有画意、园林妙在含蓄、遵循画理造园等角度说明了中国园林“富有诗情画意”。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既强调了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要具有画意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自然引出了下文有关树木要有特色的内容;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园林妙在含蓄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1)特点:“具有画意”,“重姿态,不讲品种”,“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2)原因:能突出园林的个体特征,并且存活率大,成长得快。
4.这句话运用了类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优秀的园林管理者对园林的重要作用
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的具体时间具体哪年哪月,和重要历史意义和乌江,遵义等地的 2020-05-13 …
英语翻译1933是位于虹口区北外滩的首家创意园区.谁又能想到,这座具有古罗马帝国时期风格的建筑,其 2020-05-13 …
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 2020-06-13 …
无锡园林:真山真水()真山假水()真水假山()无锡最具苏州园林特征的园林是() 2020-07-01 …
清塘荷韵1.作者为什么说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3"2.燕园的季荷有什么特点?更具文意加 2020-07-12 …
“面具”用一个汉字怎么说?求意为“面具”的汉字我是说“汉”字,当然“葩”也是汉字,但是这是藏语的汉译 2020-11-22 …
英语翻译浅谈新中式创意园区营建摘要: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形 2020-12-06 …
为了发展创意产业,政府决定在预留用地中(22%)划出12%作为创意园用地.如果这个城区的总面积是50 2020-12-06 …
“稻花香里式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具有“田园卫士”的美誉,如图是其发育史,请认真读图后回答问题: 2020-12-10 …
UniquedieforbothversionsLG4.xandLG3.这样一句话,die是模具的意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