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
题目详情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攫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之利器不可以 示 人/示:显露。 B. 擿 玉毁珠,小盗不起/擿:扔掉。 C. 殚 残天下之圣法/殚:害怕。 D.则天下不 铄 矣/铄:炫耀。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鱼不可脱 于 渊②故跖之徒问 于 跖曰 B.①故绝圣弃知,大盗 乃 止②是 乃 圣人之过也 C.①掊斗折衡, 而 民不争②毁绝钩绳 而 弃规矩 D.①而天下始人含 其 明矣②而天下始人有 其 巧矣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庄子“绝圣弃智”主张的一项是( ) 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②摘玉毁珠,小盗不起 ③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 ⑤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⑥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⑥ 4.下列有关文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认为断绝圣人,摒弃智慧,社会就会安定,大盗就能中止;丢弃那些贵重的器物,不崇尚珠宝金玉,人们就不会偷盗。 B.庄子认为是斗斛、秤杆等量器的出现,造成了百姓的争斗,要解决这种争斗,最好的办法是“掊斗折衡”。 C.庄子基于自己被压迫的阶层和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儒家的仇恨,明确提出要折断工倕的手指,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 D.庄子认为,天下出现邪恶的原因,在于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和离朱之流炫耀自己的品德和智慧,迷乱了天下人。 5.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D 3.B 4.C 5.(1)尽皆摧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2)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迷惑;人人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偏离正道之事。 |
看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自选一位你记忆最深刻的课文中的人物或课文作者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要符合人物特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 2020-05-15 …
根据中文提示内容和英文提示词语,写出意思连贯、符合逻辑的英文片段.所给英文提示词语必须都用上,中文 2020-06-05 …
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孔子刘老师 2020-06-09 …
化石研究表明,人的进化过程历经了大约四个阶段,图为颅骨的变化示意图,显示了人类发展的过程.请分析回 2020-06-15 …
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莫泊桑福 2020-07-10 …
商鞅南门立木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告示挂出后不久,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商鞅 2020-07-12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2020-11-04 …
五年级上册课文片段人要活的和有价值,就必须学会 2020-11-14 …
阅读课文选段“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 2020-12-25 …
帮我修改一段文章文章如下:失物启示本人昨天不慎丢失皮夹一只,内有钥匙二个,人名币50元,望拾到着速与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