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秦早在商鞅变法时,就曾根据李悝的《法经》,“改法为律”,着手制订成文的律令。在变法过程中,商鞅将李悝《法经》六篇改为六律,即《盗律》、《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秦早在商鞅变法时,就曾根据李悝的《法经》,“改法为律”,着手制订成文的律令。在变法过程中,商鞅将李悝《法经》六篇改为六律,即《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从而奠定了秦律的基础。商鞅死后,秦律仍然在不断地修改、补充。这些修改条文包括农业管理方面的法规,有《田律》、《仓律》等;(颁布)官吏法,首先确定的是君臣关系,“为人君则鬼(读为怀),为人臣则忠”。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一直是皇帝和百官互相要求、自我标榜的准则。……秦始皇根据维护统治的实际需要,从以水德主运,“事皆决于法”的思想出发,又将商鞅以业的律令加以补充、修订,形成了统一的内容更为缜密的《秦律》,并颁行于全国。

材料二  汉代的立法活动是在西汉皇朝建立初期,接受了秦亡的教训,在法律上“改秦之敝”,“蠲(免除)削烦苛”。刘邦初入咸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是后由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命萧何“攈摭(搜集)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九章律》即在秦的盗、贼、囚、捕、杂、具六律之外,增加了户、兴、厩三章。……孝惠、高后、文、景四代,黄老无为思想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刑罚用稀”,在法律领域,继续清除不合时宜的法律。

材料三  武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由“无为”向“有为”的转化,法网渐趋繁密。武帝时期“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典阁,典者不能遍睹。”……在武帝时期,随着儒术独尊地位的确立,也就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并对立法和司法活动起着支配的作用。

——以上均选自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朝)制定和编修《秦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秦汉时期在立法精神方面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汉律》修订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原因: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律条文,建立自身立法;强化专制皇权,建立封建行政准则;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镇压农民的反抗活动;强化对人民的管理和指导农业生产。 (2)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封建等级的统治秩序;维护小农家庭家长制;确保社会主义活动和承担国家赋税徭役。 (3)特点:“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不断修订,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法律内容进一步完善;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更新;受法家、道家、儒家影响。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秦早在商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戊戌变法时期,英日等国曾暗中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其目的是[]A.帮助维新派抵制顽固势力B.希望中  2020-05-13 …

(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  2020-06-25 …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  2020-06-25 …

材料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  2020-07-07 …

“立”的演变过程劳驾,关于单个汉字的演变过程哪里有较全面的解释?从这个字最早的写法到现在的写法变化  2020-07-11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  2020-07-2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乙:“无百年不变之法  2020-07-3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2020-07-30 …

把肯定句变疑问句怎么变啊?eg:iusuallyhaveaneggforbreakfest.我通常用  2020-11-26 …

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材料二: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