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做人当有底气》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②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
题目详情
阅读《做人当有底气》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②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之,人气、才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③有没有底气,取决于有没有下真工夫、苦工夫、实工夫。一个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而不是头脑空空,就有底气;艰苦奋斗、以苦为乐,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有底气;遵纪守规、以身作则,而不是违法违纪,就有底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而不是阴谋诡计,就有底气;胸怀全局、顺应大势,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有底气。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
④底气从何而来?
⑤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人生在世,德为第一。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就会失去为人行事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则必然底气充盈,行为世范。
⑥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否则,英雄气短,难酬壮志。可见,欲增强为人做事的底气,必长于学习、精于学习。学习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益气强能的根本途径。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只有拨冗潜学,做到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根植于博、专务于精,并注重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则必然能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⑦底气从高度的自律中来。底气也是一种气节,节高则气壮,节破则气消。如今,我们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严格的自律,一有好处就无所顾忌,心役于名缰利锁的禁锢,丧失气节,自然也会失去底气。因此,保气节、增底气,必洁身自好、公道正派,自觉做到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襟怀坦荡,正义凛然,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做不懈的斗争。如此,“任尔红尘翻滚,我自清风明月”,心有浩然之气,底气自从心生!
⑧总之,做人需要有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会淳朴、善良、执著,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1)本文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底气”的由来?
(2)联系上下文,思考选文第⑤⑥⑦段不能调换顺序的原因?
(3)阅读材料,结合文意以及你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气”的看法。
材料一:小新同学上初二了,进入了青春期,总是显得很叛逆,常与辛勤工作的老师拌嘴,与含辛茹苦的父母吵架。觉得自己长大了,受不了家庭、学校的管束,渴望自由自在的玩乐,时不时逃离课堂,似乎想证明,一个人独立生活,很有底气。
材料二:谋生,需要多种素质,但学习素质、生活素质、做事素质、做人素质这四方面是最基本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如何培养这些素质呢?一句话,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做小事杂事,要求他们认认真真做好小事杂事,在做的过程中,孩子的身上自然而然就具备了这些素质。
①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②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之,人气、才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③有没有底气,取决于有没有下真工夫、苦工夫、实工夫。一个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而不是头脑空空,就有底气;艰苦奋斗、以苦为乐,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有底气;遵纪守规、以身作则,而不是违法违纪,就有底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而不是阴谋诡计,就有底气;胸怀全局、顺应大势,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有底气。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
④底气从何而来?
⑤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人生在世,德为第一。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就会失去为人行事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则必然底气充盈,行为世范。
⑥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否则,英雄气短,难酬壮志。可见,欲增强为人做事的底气,必长于学习、精于学习。学习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益气强能的根本途径。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只有拨冗潜学,做到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根植于博、专务于精,并注重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则必然能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⑦底气从高度的自律中来。底气也是一种气节,节高则气壮,节破则气消。如今,我们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严格的自律,一有好处就无所顾忌,心役于名缰利锁的禁锢,丧失气节,自然也会失去底气。因此,保气节、增底气,必洁身自好、公道正派,自觉做到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襟怀坦荡,正义凛然,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做不懈的斗争。如此,“任尔红尘翻滚,我自清风明月”,心有浩然之气,底气自从心生!
⑧总之,做人需要有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会淳朴、善良、执著,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1)本文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底气”的由来?
(2)联系上下文,思考选文第⑤⑥⑦段不能调换顺序的原因?
(3)阅读材料,结合文意以及你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气”的看法。
材料一:小新同学上初二了,进入了青春期,总是显得很叛逆,常与辛勤工作的老师拌嘴,与含辛茹苦的父母吵架。觉得自己长大了,受不了家庭、学校的管束,渴望自由自在的玩乐,时不时逃离课堂,似乎想证明,一个人独立生活,很有底气。
材料二:谋生,需要多种素质,但学习素质、生活素质、做事素质、做人素质这四方面是最基本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如何培养这些素质呢?一句话,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做小事杂事,要求他们认认真真做好小事杂事,在做的过程中,孩子的身上自然而然就具备了这些素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和文章内容的把握.即:道理论证.三个方面:①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②从高超的本领中来;③从高度的自律中来.(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答题方法:首先应该了...
看了阅读《做人当有底气》一文,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一块梯形的广告牌,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4米.油漆工人要给这块广告牌的两面都刷上油漆,有一 2020-05-15 …
第一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取信于民这个是必然的,不用说了.我想问下,还有一个观 2020-06-08 …
一个数加一个分数怎么算的忘了一个数减分数呢那个数到底是当分子还是分母算? 2020-07-20 …
若一个分式方程为方程两边各有一个分式,若最后解得的解代入左边的分式为零,但代入右边的分式不为零,那 2020-08-01 …
到底是当哪种老师更好?请仔细说明,高中的信息技术老师除了讲课还要做其他的什么事吗?工资是不是相同的? 2020-12-01 …
contemporary到底是当代的还是现代的意思?二者在中文上时间差距较大 2020-12-03 …
“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 2020-12-14 …
“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 2020-12-14 …
“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 2020-12-14 …
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