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禾熟孔平仲百里西风禾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病 牛
李 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 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被罢相。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此诗写于其正当得志之时。
1.这两首诗中都描绘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两诗简要赏析。
答:
2.古人云:“诗言志。”请结合两诗中“牛”的形象,评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或反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
答:
1. (参考)两诗中形象不同。李纲《病牛》:此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谁来同情它。到了最后病牛只能空怀有“但使众生皆得饱”的良好愿望。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
孔平仲《禾熟》:此诗中的“老牛”在完成自己一年的耕作后,从“禾黍香”“谷登场”的丰收中获得了“粗了耕耘债”的轻松与满足。正悠闲自得地享受看主人给自己的奖赏,它不争不怨,知足而乐,随遇而安。这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
2. (参考)这两首诗所反映的思想境界也大不相同。李纲诗中的病牛正是自己形象的写照,诗中倾诉的是为国为民不惜自身的情怀,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从个人思想情感来说,他没有什么抱怨情绪,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眼前的一切。
夏天孔明灯里的蜡块容易溶化?怎么保持完整?夏天到了,手里的孔明灯还有存贷,但在放孔明灯时蜡块点燃后 2020-07-06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给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 2020-07-28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 2020-07-28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 2020-07-28 …
一、孔乙己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试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 2020-11-10 …
课内阅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诚城)外, 2020-11-12 …
课内阅读轻松答。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 2020-11-25 …
根据课文: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相距上千里”说明 2020-11-25 …
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10分)在过去的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孔子、孟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 2020-12-03 …
课内阅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诚课内阅读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