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思想家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侧隐之心”、“仁爱之心”,先王同样也有“不忍人之心“,“杠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古代的思想家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侧隐之心”、“仁爱之心”,先王同样也有“不忍人之心“,“杠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请根据这此材料,指出孟子如何论证实行仁政的可能性。
解析:
孟子从普通人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等推论到先王同样也有“不忍人之心”,此心发之于政,即是“仁政”,又以“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恩”理论来说明实行仁政的可能性。
关于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o(∩∩)o...是不是及物动词不可以直接结束句子,后面一定要加成分.而不 2020-06-20 …
请教如何区别不及物动词后面的状语和不及物+介词?比如,listentomusic,不及物动词lis 2020-07-14 …
不及物动词是不是永远不能跟宾语,有没有特殊情况怎样分辨及物和不及物,不及物跟宾语一定要加介词吗?有 2020-07-27 …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B.卒不去,故及于难C.君美甚 2020-07-28 …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B.卒不去,故及于难C.君美甚 2020-07-28 …
不及物动词,可跟也可不跟宾语吧?1.不及物动词,可跟.也可不跟2.know是及物还是不及物的啊? 2020-11-03 …
行测难题甲乙丙丁考试及不及格的问题.如果甲同学考试及格了,那么乙同学、丙同学、和丁同学肯定也都及格了 2020-11-30 …
求设计一个能判断某同学是否结业的逻辑电路,参加四门考试,规定如下:政治及格得1分不及格得0分理化及格 2020-12-07 …
某学校高二年级人女生比男生r,在20二0年下学期人某次数学考试中,年级不及格学生超过了一半,则下列判 2020-12-24 …
一次体育考试成绩,已知不及格有2人,那么优、良、及格各有几人?合计共有几人?(及格25%优30%良4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