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1~3题。《论语》有多少种读法——浅谈经典诠释的空间与路径彭国华“《论语》热”是近年来学术界与文化界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于丹<论语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
《论语》有多少种读法 ——浅谈经典诠释的空间与路径 彭国华 |
“《论语》热”是近年来学术界与文化界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于丹<论语>心得》、《丧家狗:我读<论语>》等书的面市,再次引起人们对《论语》这部儒学原典的关注。同时,作者的理解与诠释方式也成为聚讼纷纭的焦点。 如何评价于丹等人对《论语》的读解,坊间已多有议论,兹不具议。但由此联想到的一个问题是:《论语》有多少种读法?换言之,经典诠释的空间有多大?路径有多少? 按照哲学诠释学的观点,经典作为一种经过历史检验而具有恒久价值的作品或“本文”,属于“历史流传物”的范畴。经典产生于特定的“视域”,体现了经典作家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与评判。同样,后世的读者对经典的理解和诠释,也离不开一定的“视域”,即读者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由于时间距离的存在,这两种“视域”之间是有区别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处于相互隔绝、彼此孤立的状态;相反,二者总是通过习俗、传统等相互联系,统一于历史这个贯通古今的“大视域”中。而所谓对经典的理解与诠释,实际上就是后世的读者从自身所处的“视域”出发,在历史这个 “大视域”中和经典作家所处的“视域”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经典诠释的空间,也就是历史这个“大视域”。历史在不断发展变化,对经典的理解与诠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经典总是面向历史开放的,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方式;随着“历史视域”的不断拓展,本文的意义超越了它的作者——所有这些,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后人比前人更能理解前人,读者比作者更能理解作者,”哲学诠释学的创始人、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如是说。 作为在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所谓人类文明“轴心时代”所产生的儒家经典,《论语》在成书后的千百年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相继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从而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独特的经学传统。就此而论,《论语》的价值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其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经学传统虽然在后来发生过某种程度的断裂,但《论语》的价值光芒并未因此而黯淡。 经典的开放性、经典诠释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经典诠释就是一种天马行空、率性而为的行为。相反,人们常常是在两种相对固定的路径中来理解和诠释经典的:一种是考古学的路径,即着重于经典成书的年代确认、版本辨析、字词训话等方面的“史料考证”;一种是历史哲学的路径,即读者将自身的价值关切和意义追寻“置入”经典和历史传统中,寻找二者在哲学层面的共鸣与升华。从对《论语》等儒家经典的诠释来看,这两种路径可以分别从汉学和宋学中找到根据。前者注重“实事求是”,强调“六经皆史”;后者注重“义理”,强调“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这也构成了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分歧。两种诠释路径的特点,借用王国维先生的话说,前者“可信”但不一定“可爱”,后者“可爱”却不一定“可信”。依笔者所见,二者之间并不是彼此相斥的关系,也不是或此或彼、不可得兼。可取的态度应当是,“可爱”以“可信”为前提,“可信”以“可爱”为诉求。因为离开了“可信”,“可爱”就会演变为“借古人杯酒,浇自家心中块垒” ![]() (《人民日报》2008年6月3日) 1.结合文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古人杯酒,浇自家心中块垒”是因为侧重了考古学的路径。 B.经过历史检验而具有恒久价值,属于“历史传物”的范畴的作品,就是经典。 C.后世读者从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出发,在历史这个,就是对经典的理解和诠释。 D.经典产生的特定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与评判。 2.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在理解和诠释《论语》等经典时应摆正“可信”与“可爱”之间的关系,使“可爱”以“可信”为前提,“可信”以“可爱”为诉求。 B.理解和诠释经典的两条路径,泾渭分明,不能互相融合,也不能彼此兼得。 C.读经典应强调”,注重”,决不能从读者自身的价值观出发。 D.随着,经典的意义超越了它的作者,因而经典诠释的空间也会不 ![]()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论语》在成书的千百年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学者相继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从而形成了思想史上独特的经学传统。 B.《论语》的价值内涵极为丰富,其读法也是多种多样,无论怎样读,它的价值光芒都不会暗淡。 C.从考古学的路径来理解和诠释经典,就是着重于经典成书的年代确认、版本辨析、字词训诂等方面的”。 D.从历史哲学的路径来理解和诠释经典,就是读者将自身的价值关切和,寻找二者在哲学层面的共鸣与升华。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A 3.B |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1~3题。《论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化学平衡1.外界环境如何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2.恒温恒容时为什么反应中的各物质压强保持不变,不 2020-04-08 …
关于民族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 2020-06-10 …
关于化学里体系环境的分界AL+HCL=ALCL3+H2,释放出H2.这个体系是什么体系?外界空气算 2020-06-25 …
国小光的世界(如何解释关于光从空气到水所产生折射之问题)请问要如何跟小朋友解释关于光从空气到水所产 2020-07-21 …
“烧制瓷器”属于化学变化么?一道化学题目中牵扯到的.请解释为什么属于化学变化(重在解释). 2020-08-03 …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①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充分挖掘文化遗产中的商业价值③继承与发展优秀的 2020-11-10 …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 2020-11-25 …
我区的西夏陵于2012年12月被正式纳入了新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我国成功申报的世界 2020-11-28 …
英语翻译我们是一家专注于与中国进行各种文化交流,专注于领你深入感受中国文化,专注于将中国与美国的文化 2020-12-03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文化创新中一定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