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X、Y、Z和W都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已知:①W和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②Z和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③X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能形成组成为
题目详情
X、Y、Z和W都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已知:
①W和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②Z和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
③X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能形成组成为XZ的化合物
④Y、Z和W形成的化合物是实验室制备Y2W4的主要试剂
(1)X元素是 ___;Z元素是 ___.
(2)W和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是 ___和 ___.
(3)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与X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
①W和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②Z和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
③X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能形成组成为XZ的化合物
④Y、Z和W形成的化合物是实验室制备Y2W4的主要试剂
(1)X元素是 ___;Z元素是 ___.
(2)W和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是 ___和 ___.
(3)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与X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X的阳离子Z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XZ的化合物,XZ型的离子化合物只能是ⅠA-ⅦA与ⅡA-ⅥA,短周期元素中只可能形成MgO、NaF两种物质;
Z和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结合④可知XZ只能为MgO,原子半径X>Z,则X为Mg、Z为O;Y可能为C、S元素,再结合Y能够形成化合物Y2W4可推测W应该为H元素、Y为C元素,Y2W4为C2H4,
根据分析可知:X为Mg元素、Z为O元素,
故答案为:Mg;O;
(2)W为H元素、Z为O元素,则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水和双氧水,二者都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
、
,
故答案为:
;
;
(3)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碳,X单质为金属镁,二者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Mg
2MgO+C,
故答案为:CO2+2Mg
2MgO+C;
4)反应④为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制取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
Z和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结合④可知XZ只能为MgO,原子半径X>Z,则X为Mg、Z为O;Y可能为C、S元素,再结合Y能够形成化合物Y2W4可推测W应该为H元素、Y为C元素,Y2W4为C2H4,
根据分析可知:X为Mg元素、Z为O元素,
故答案为:Mg;O;
(2)W为H元素、Z为O元素,则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水和双氧水,二者都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
、
,故答案为:
;
; (3)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碳,X单质为金属镁,二者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Mg
| ||
故答案为:CO2+2Mg
| ||
4)反应④为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制取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 浓硫酸 |
| 170℃ |
故答案为:CH3-CH2-OH
| 浓硫酸 |
| 170℃ |
看了X、Y、Z和W都是短周期元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做“测定花生种子中能量”的试验时,不能减少种子燃烧中能量丢失的做法是()A.称量一粒花生种子的重量 2020-05-17 …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请问大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数是指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实际产生的子细胞的种类数, 2020-05-17 …
联会紊乱的本质原因?老师说联会紊乱不会产生配子,比如三倍体的同源染色体是三条,即一种形态的染色体个 2020-06-29 …
菜豆种子外形呈肾形,种皮革质,有的品种具有花纹,颜色多样.在种子稍凹的一侧有一长圆形的斑痕叫种脐, 2020-07-01 …
关于能量守恒定率的问题.能量守恒定率中说道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 2020-07-20 …
材料:1865年,孟德尔发现,用圆形豌豆种子的植株与皱缩种子的植株杂交,子一代(F1)全部为圆形. 2020-07-25 …
如果△加圆形=正方形,那么下列式子正确的是().△、圆形、㊣均为非零的数1、三角形减正方形等于圆形 2020-07-31 …
基因型为YyRr的一个动物雄性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正常情况下形成的精子种类是A.一种B.两种C 2020-11-0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 2020-12-01 …
配方法解答写出x²减4x加2的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a²加ab加b²的配方(至少两种形式)已知a²加b²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