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词,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
1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9 分)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 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 1 )“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答: ( 3 分)
(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为千古写愁的名句,请分析其艺术魅力。
答: ( 3 分)
( 3 )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一大亮点,请从此角度分析《虞美人》的艺术特色。
答: ( 3 分)
( 1 )春花美,秋月亮,但丝毫也唤不回亡国之君欣赏的兴趣;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 2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
( 3 )( 3 )“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句是虚写,故国的“雕栏玉砌”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小楼”对照着写,以虚衬实,抒发词人故国凄凉,物是人非的悲哀。
【解析】
( 1 )
试题分析: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心里很不是滋味。这首诗开头乐景写哀情,变成王国君主.,诗人什么心情就看到什么景象.,心里愁苦。可以从李煜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谈,因为他是亡国之君,阶下囚,过往繁华烟消雨散,国不再国,家不再家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 2 )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题步骤:先明确表达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及情感。以春水来比喻愁绪,生动形象的突出了愁之多,之深。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 3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虚实结合”,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解释,最后明确效果。应先指出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一般作者看到的眼前之景是实写,想象的是虚写,最后应指出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一个关于地理知识点春分日3月21和秋分日9月23,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等分北半球夏至日昼 2020-06-11 …
下图是南极地区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该图,判断下题。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9月23日12 2020-07-08 …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A.3月21日15时20分B.9月23日8时C. 2020-07-15 …
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题。1.A点的地方时是2.该日的日期最接 2020-11-21 …
从8月8号午夜12:00到9月9号午夜12:00,时针与分针在一条直线上,但指向相反的方向,共有多少 2020-12-01 …
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 2020-12-03 …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 2020-12-06 …
读赤道附近区域图,M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阴影为夜半球.读图完成38-39题.若α由0°向23.5 2020-12-15 …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C.淮 2020-12-26 …
第12届全运会将于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举行.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