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鉴赏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题(11分)卜算子松竹翠萝寒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题目详情

鉴赏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题(11分)

卜算子 松竹翠萝寒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 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5分)

2.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因为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作者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

2.“着意闻时不肯香”中“不肯香”写出幽兰的独特个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强求,“香在无心处”进一步表明“无心”领略反而可以闻到兰花的幽香。抒写了作者甘于寂寞坚守节操以及不受束缚、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1.


分 析:
此题考查松竹梅这三个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着松竹梅这三个意象的象征意义,即坚贞高洁的节操,从表现手法衬托的角度来分析其对空谷幽兰的形象的衬托作用。组织答案时,要答出空谷幽兰的形象。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这首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空谷幽兰的形象特征,抓住描述性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即可,如“不肯香”“ 无心”,可从表现空谷幽兰的独特个性角度作答。对空谷幽兰的品性的欣赏与赞美,也就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态度,作者的思想情感自然也就表现出来了。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鉴赏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题(1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