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苔痕∕上阶绿
D.可以调∕素琴
2.对下列加点的 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B.怀民亦未寝. (动词,睡觉)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动词,出名)
D.无丝竹之乱耳(制作乐器的丝、竹等材料)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与步于. 中庭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C.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芙蕖则.不然(《芙蕖》)
D.孔子云:“何陋之有!”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运用 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
每个月的月相是不是每个月的农历十二,月相都是一样的?可是为什么我照出来的十月十二和正月十二能看见的 2020-05-14 …
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 2020-07-06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曰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骑行.念无语为乐着,().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与中庭. 2020-07-06 …
下列关于月相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初一到十五,月相从西到东逐渐增大光亮的面积B、从十六到三十 2020-07-10 …
两段文字分别写了月夜、雪夜,请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点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2020-07-21 …
帮我一下啊,这个诗迷我猜不到,帮帮我啊独怜无心少一点,繁星永别白日光.虚空极尽莫能计,每在心旁总情长 2020-11-10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2020-11-23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2020-11-26 …
猜字谜!每句打一字,连起来是句话!星星不见太阳光,永眠长逝莫悲伤,虚空极尽莫能计,每在心旁总清长,人 2020-12-04 …
很有意义的哦!星星不见太阳光,永眠长逝莫悲伤,虚空极尽莫能计,每在心旁总情长,人随水去泪汪汪,心力点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