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②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选自《左传•蹇伯哭师》) 【注】①管:钥匙。此指防守。②夏后皋:后,帝。皋,人名。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②下列选项中的“之”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2)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郑 人 使 我 掌 其 北 门 之 管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4)结合文本,简要评说秦穆公这个人物形象。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②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选自《左传•蹇伯哭师》) 【注】①管:钥匙。此指防守。②夏后皋:后,帝。皋,人名。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a. 穆公访诸蹇叔 | ___ |
b.且行千里 | ___ |
c. 劳师以袭远 | ___ |
d.师劳力竭 | ___ |
A.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 B.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C.久之,目似瞑(《狼》) | D.马之千里者(《马说》) |
郑 人 使 我 掌 其 北 门 之 管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4)结合文本,简要评说秦穆公这个人物形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a.句意为:秦穆公就此事向蹇叔征求意见.诸:之于.
b.句意为:况且行军千里.且:况且.
c.句意为:使军队辛苦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劳:使…劳苦.
d.句意为:军队劳累精力衰竭.竭:耗尽.
②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虚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理解句意为:我看着军队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啊!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的独立性.
A.句意为: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之:的.
C.句意为: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的独立性.
C.句意为:过了很长时间,眼睛好像闭着.之:音节助词.
D.句意为:能日行千里的马.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郑 人使我 掌 其 北 门 之 管”的句意为: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根据句意为,主语是“郑人”,谓语是“使”,所以在“人”和“使”后停顿.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重点词有:其:那.辟:通“避”,躲避.注意本句是判断句,翻译是加上判断词“是”.
句意为:那北峰,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
②句中重点词有:“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
句意为:即使仅能免于死刑,可是防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十个里面就有六七个.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
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建议,发兵远征齐国,可见他是一个目光短浅,不善于纳谏刚愎自用的人.
答案:
(1)a.之于;b.况且;c.使…劳苦;d.耗尽.
②B.
(2)郑 人∕使∕我 掌 其 北 门 之 管
(3)①那北峰,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
②即使仅能免于死刑,可是防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十个里面就有六七个.
(4)从“公辞焉”,秦穆公不接受蹇伯的建议,可以看出他是个目光短浅,刚愎武断的人.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a.句意为:秦穆公就此事向蹇叔征求意见.诸:之于.
b.句意为:况且行军千里.且:况且.
c.句意为:使军队辛苦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劳:使…劳苦.
d.句意为:军队劳累精力衰竭.竭:耗尽.
②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虚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理解句意为:我看着军队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啊!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的独立性.
A.句意为: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之:的.
C.句意为: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的独立性.
C.句意为:过了很长时间,眼睛好像闭着.之:音节助词.
D.句意为:能日行千里的马.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郑 人使我 掌 其 北 门 之 管”的句意为: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根据句意为,主语是“郑人”,谓语是“使”,所以在“人”和“使”后停顿.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重点词有:其:那.辟:通“避”,躲避.注意本句是判断句,翻译是加上判断词“是”.
句意为:那北峰,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
②句中重点词有:“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
句意为:即使仅能免于死刑,可是防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十个里面就有六七个.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
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建议,发兵远征齐国,可见他是一个目光短浅,不善于纳谏刚愎自用的人.
答案:
(1)a.之于;b.况且;c.使…劳苦;d.耗尽.
②B.
(2)郑 人∕使∕我 掌 其 北 门 之 管
(3)①那北峰,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
②即使仅能免于死刑,可是防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十个里面就有六七个.
(4)从“公辞焉”,秦穆公不接受蹇伯的建议,可以看出他是个目光短浅,刚愎武断的人.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 2020-05-13 …
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A.北京天津徐州B.北京郑州株洲C.北京郑州南昌D. 2020-06-21 …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北村 2020-07-02 …
下面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里程/千米北京-保定146北京-石家庄277北京-郑州6 2020-07-12 …
下面是“北京-西安”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里程/千米北京-保定146北京-石家庄277北京-郑州689 2020-07-18 …
在一幅地图上,北京到南京的直线距离是4.5cm,而北京到郑州之间的直线距离是3cm.已知北京到南京 2020-07-30 …
(江西省上饶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右图是北宋郑侠所绘的《流民图》,史书载“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 2020-11-10 …
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A.北京天津徐州B.北京郑州株洲C.北京郑州南昌D.北 2020-11-12 …
以下城市中该日:风力最大和气温最高的分别是()A、合肥乌兰巴托B、北京东京C、北京郑州D、乌兰巴托东 2020-11-30 …
下图是北宋郑侠所绘的《流民图》,史书载“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并 2021-01-14 …